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活在“怨诗”中的王昭君

时间:2014-10-27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张敏&曹旭  阅读:

  活在“怨诗”中的王昭君张敏曹旭中国人说美女,往往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来形容。其实,“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对中国四大美女的极端赞美。“闭月”指貂蝉夜晚焚香时,明月见了觉得比不上貂蝉美貌,所以拉起了面纱;“羞花”指杨贵妃赏牡丹,牡丹花见了自惭形秽,觉得害羞;“沉鱼”指西施浣纱时,水里的鱼看得惊呆了,以致沉了下去;“落雁”指我们今天要说的王昭君。王昭君出现在出塞的路上,飞过的大雁看得傻了眼,忘记飞翔,竟然掉了下去。

  王昭君真的能让大雁看得忘记飞翔掉下去吗?当然不可能,因为花月鱼鸟的审美和人是不同的,有的美学家还不承认鸟兽禽鱼有审美存在。因为人人爱美女,所以这样形容;但美女也是人,他们知道这些美女的心事吗?中国四大美女,可以说都是“大心脏”的人。王昭君的心事,笼罩她一生的是一个——“怨”字。

  一个汉家女子,千里迢迢地远嫁匈奴,人地生疏,而且是硬性“派对”;美其名曰“和亲”。要结“亲”才“和”。纵然王昭君思想觉悟非常高,她明白她此行的目的是国家利益,是皇帝的指派。但“怨”还是免不了的。

  王昭君本名王嫱。在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里,收录了她的一首《昭君怨》。这首诗也许是后人纪念王昭君写的,但在没有确定的结论之前,著作权还是郭茂倩《乐府诗集》里说是王昭君写的。

  昭君出塞的故事耳熟能详,促进汉匈和平共处的认知也义薄云天。但一个美女内心的苦闷,离乡的怨情,她的心声你要不要听听?请读一读下面这首诗:

名字控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升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沈,不得颉颃。

  虽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独伊何,改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这是《昭君怨》,题解为王嫱有感所作。我们看到的是远嫁事件的始末,是王嫱幽怨思的贯穿,是“自愿”背后的不甘。这是我们认识昭君的开始。再结合以历代诗歌中的刻画,我们就会得到一位真实亲切、楚楚动人的王昭君。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前四句看似写燕鸟实则写昭君。秋叶枯黄本是零落凋残,鸟集于木却又是一番热闹欢快的景象。看似矛盾,实则写的是王嫱的境况。“苞桑”是有深意的。《易·否》有言“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孔颖达也说“苞,本也。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則牢固也”、“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則有系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苞桑”其实常指帝王居安思危则国家坚固。王嫱写“苞桑”实际指的是帝王朝廷。她曾以日月比喻汉帝,把进宫侍君看成是幸事。作为一名普通的良家子,能进入汉宫后庭待诏,有机会侍奉皇帝,于这个女子或她的家人,这都是无上的荣耀。“集于苞桑”对应昭君身处汉宫,这两句更可能是昭君的自比。

  昭君心心向往“集于苞桑”,通过与刘寿萱《昭君叹》的对比也可见一斑:

  明妃生长荆门时,布裙照耀倾城姿。心高不肯厮养嫁,年少常期天子知。

  与白居易笔下的杨玉环一样,昭君也是养在深闺之时就已是曼妙生姿的俏丽佳人,心气极高,她是期待“一朝选在君王侧”的。昭君一开始那纯粹的心愿倒是成真了,她便以良家子的身份入了汉宫。

  有机会侍君本是幸事,但若是长时间待诏呢?长达五六年见不到皇帝一面,昭君会作何感想?正是妙龄少女,这样的等待她大概也难以忍受吧。看看我们在诗文中经常遇见的白头宫女,哪一个不是满满的幽怨?“空床难独守”本是人之常情。我们仿佛得见昭君那越积越多的“悲怨”。悲的是自己的一生就要在等待中度过,怨的是那个君王怎么还不诏见自己。

  其中的纠结,《昭君叹》同样有一番展示:

  汉家天子勤宵旰,后宫佳丽无心玩。单于岁入雁门关,羽檄纷驰常待旦。

名字控

  待旦何人侍至尊,三千宫女竞承恩。深宫一入如长夜,镜里朱颜祇泪痕。

  泪痕终日对东风,月落乌啼朝暮中。春光不管垂杨碧,秋雨谁题落叶红。

  “后宫佳丽三千人”,入宫之后的昭君没能力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更遑论能够“三千宠爱在一身”。佳丽的竞争昭君并没有多么大的优势,日日夜夜的待诏就好像在漫漫长夜里的独坐,孤身一人更显夜的漫长,夜深人静徒增人的寂寥。终日垂泪,滴落的也是昭君心中的悲忍怨恨。

  怨恚正是昭君找机会摆脱眼前困境的情感契机,更深一层,飞鸟集于桑苞还暗含着昭君主动远嫁的外在机缘。到了昭君的时代,汉武帝又一次高高在上地俯瞰着匈奴的来者。和亲,那是匈奴请求来的,这种情况王嫱怎会不知。这时的远嫁实则是一种高姿态,相比于在汉宫不受诏见,这不失为一种自我逃脱的方式。

  昭君在汉宫的遭遇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太多的猜测与同情。于是有了不良的画工毛延寿。毛延寿的出现被太多的人所接受,坏人作恶,更增添了昭君经历的传奇,赚取了人们心甘的同情,也成为了高尚者更光辉的陪衬。昭君不肯“低眉暗行赂”,讽刺着毛延寿的贪墨,一身正气地站了出来;汉帝最终英明“杀画师”,惩处了作祟的小人,以悔恨宣言了自己的长情。这不难说只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美好结局,事实呢?被多数人所忽略的昭君的悲愤,自有人替她站出来发言: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这是白居易的《昭君怨》,写了昭君年少的娉婷,再到待诏的悲苦,直至画工的扭曲,却是在最后道出了最终的因由——君恩浅薄。如果加以猜想,这恰恰最可能是昭君的内心言语。一切只因帝王薄情,最终归为悲愤。所以,有了帝王无情的推力,加以将来可能生活优渥的拉力,选择远嫁是一种自我解脱,也是一场争取幸福的博弈。

  心怀悲怨的昭君也是要采取行动的,所以有了匈奴单于面前光辉耀人的主动请行。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升云,上游曲房。

  鸟儿都是以光鲜的毛色装饰自己求偶,这正与昭君在初次登堂面见元帝和单于时的表现相仿。据《西京杂记》卷二记载:

  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

  《后汉书》也记:

  呼韩邪临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

  说的是匈奴单于大堂求亲,汉庭女子出场时的场景。出场的昭君一直在极力表现,本有落雁之姿,再精心打扮,怎不能够光照汉庭,引得单于倾心,使得汉帝悔恨。如果是排拒远嫁和亲,此时表现的应该是“丑”、“拙”的一面。事实却相反,匈奴求亲者在场的情况下,王嫱容貌惊艳、举止娴雅,这难道不是刻意为之?

  刻意装扮和表现,那也是吸引注意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法。“升云”和“上游”是两种向上的状态,不正是昭君以高远的人生意向对待远嫁的写照。一国之后总强于待诏的宫女,这是作为自然的人的本能需要。

  昭君博弈的结果也是历史一些人关注的焦点。王安石曾在《明妃曲》中说“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言外之意是昭君应是在匈奴得到礼遇,心感胡恩仅是个人情感的发挥。这难道不是昭君远嫁博弈中的一场胜局?之前的刻意表现最终满足了昭君作为自然的人的情感需要。

  虽然是女子,王嫱作为社会的人,也会有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报国心。像是特定的环境下“花木兰”的出现是可能的。

  这抉择看似出于“理”,深究来其实就是作为社会的人的“情”。我们若是简单的将其考量归为一种义无反顾的挺身而出,估计昭君也是不认同的。她会说这其实是她的无奈之举。宫女的身份,决定了和亲对其实际是高嫁,这或许是另一条出路。就像花木兰出征是因为“可汗大点兵,卷卷有爷名”,是迫于逃脱不掉的责任。

  离宫之后呢,昭君的心情会如何?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沈,不得颉颃。

  虽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独伊何,改往变常。

  她自己也说了,有挫伤,有抑郁,就像鸟儿不能上下雀跃一般的沉郁。独自一人,内心满是彷徨失措。昭君是有很多考量的。

  选择了远嫁,如何克服路上的困难重重?是否能安全到达目的地?到达了匈奴,生活上不能适应怎么办?思维方式有差异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王嫱要考虑的现实。自然而然,我们对昭君故事进行的情感确认首先就确定在了“安土重迁”的传统之上。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远集西羌”,是一切的因源所在。这是燕雀远飞的原因,也是昭君内心忧伤的原因。山高水远,那是离家的忧思;父母难见,那是道远的困扰。道远,是我们对昭君的同情。晋朝的大富豪石崇欣赏昭君,喜欢她那可令飞雁坠落的琴音,也因这伤心之音更可怜她。他在《王明君》里替昭君说“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于是再往后,历代的人继承了石崇对昭君的怜惜与代言。

  代言远嫁之苦的从来都是喜欢昭君的历代诗人所钟情的工作。或言道远艰苦,或说离乡思家,类似的诗歌数不胜数,我们仅看代表性的一首——白居易的《王昭君》: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秋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