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西域两题(3)

时间:2013-07-26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熊育群  阅读:

  从吐鲁番到敦煌

  未去莫高窟前,我先到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峪沟千佛洞。我揣摸着墙上的壁画。为那些流畅、简朴的线条着迷。敦煌的莫高窟早已声名远扬,而吐鲁番这片沙漠中的洞窟,其塑像、壁画与莫高窟可否相提并论?直到我去了莫高窟,我才敢肯定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峪沟千佛洞的造型艺术,它比莫高窟精细处更流畅、绚丽,如《智通、进惠、法惠三都统供养像》,衣服的质感都表现出来了。《本行经变》图色彩与造型之精细和华美已有西画风格,有土耳其细密画的用笔与用色。而其稚拙处更率性、世俗。飞天的造型,飘带没有那么长,动作也笨重一些,但她接近人间的烟火气。

  我更惊讶的是,在高昌故城遗址不远处,有一片古坟地阿斯塔那古墓,这是高昌的一处公共墓地。死亡是如此浩大,1700多年前开始有人埋葬在这里,从西晋初年到唐代中期,埋葬了500年后,一个十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埋满了。埋在这里的有贵族、官员,也有平民百姓。

  我走进一个夫妻合葬的墓室,昏暗的灯光下,尸体的毛发、指甲还保存完好,吐鲁番干燥的沙土使他们变成了木乃伊,甚至连随葬的点心和饺子都完好如初。尸体后面墙壁上有6幅壁画,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六曲屏风,画的是简单的欹器、金人、石人等内容。这是先秦两汉以来先后产生、流传的“列圣鉴诫”故事,表现的是儒家中庸的思想。

  欹器取意“中则正,满则覆”。金人“三缄其口”,寓意行为谨慎。张口石人,主张的是有所作为。最右边一幅画,画的是生刍、素丝、扑满。它表现了《西京杂记》里的一个典故。《诗经》中也有“生刍一束,其人如玉”的诗句。扑满是储蓄罐,有人口没出口,蓄满钱后就会被打破,意在告诫为官清廉,不能聚敛无度。

  一座唐时的墓,儒家的思想已经如此深地进入了吐鲁番的生活,并进入了坟墓!墓中的壁画,简古的笔墨,不无禅意,让人迷恋。许多现代画家都没有那样的笔力与境界,疏疏的笔墨,有生命最简朴的心智与淡泊。既民俗味充盈,又满溢文入画的意趣,让人想到当代画家黄永玉的画境。盛唐的新画风已经进入了高昌,画面线条简洁流畅,刚劲有力,寥寥数笔,形神兼备。

名字控

  这一条在荒漠中走通的路,成了一条世界级的艺术之廊!前人的创作埋进地下,藏到了洞窟,他们无意于个人名声,无意于传世,却在无心之中抵达了不朽。

  莫高窟第45窟迦叶菩萨天王雕像中的胁侍菩萨,头向右略偏,腰肢微曲,双目轻闭,似笑非笑,神秘莫名,充满性感;她体态丰腴,那样富有女性婀娜、妩媚气质,其鲜明个性,让人产生世俗之爱,甚至是思念,堪称东方维纳斯。其神秘表情比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更具魅力。这样的雕塑不可能出现在中原儒家文化地区。第17窟北壁吴洪辩雕像,逼真似可开口诵经,是一个真实人物的再造。我敢说这些都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

  莫高窟的藏经洞发现了50000件文物,遗书内容有佛教、摩尼教、景教、道教和儒家典籍,还有天文、历法、历史、地理、民俗、宗族、函状、书信、诗文、辞曲、方言、音韵、游记、文范、杂写等。文字则有汉、吐蕃、回鹃、西夏、蒙古、粟特、突厥、于阗、梵、吐火罗、希伯来、怯卢。这些大量文献形成了当今一门显学——敦煌学。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了文书、墓志、绘画、泥俑、陶、木、金、石等器物以及古钱币、丝、棉毛织物等文物上万件,珍贵的有共命鸟纹刺绣、伏羲女娲图、壁画等。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里出土了大量的伏羲女娲图,伏羲与女娲人首蛇身,双臂相拥、双尾相绕。交合图大都画在绢丝或麻布上,也许是祈望逝者追随华夏子孙的始祖神,融入宇宙苍穹,经历阴阳交合,走向希望的新生。它证明了这样偏远的地区,文化上也与中原习习相通。

  玄奘西天取经到达高昌。高昌王盛情挽留,与他结拜为兄弟。玄奘在此讲经一月,最后不得不以绝食才脱身离去。高昌对佛教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

  在莫高窟,人们向这条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汇集,敦煌遗书中有康国、安国、石国、曹国、波斯、印度、朝鲜居民的记载。由于语言混杂,出现了许多从事翻译的人,政府专门设立了“译语舍人”、“衙前通引”的职务,掌管使节的接待与语言、文件的翻译等交往事务。蕃汉、梵汉、回鹘汉、蒙汉等双语词典也出现了。西晋时期,敦煌就成了佛经翻译之地,敦煌人竺护法在此翻译了佛经210部、394卷,是佛教传入中国早期译经最多的翻译家。敦煌的寺庙也越建越多,店铺更是鳞次栉比。在离莫高窟不远的地方,也出现了西千佛洞和瓜州榆林窟。

  这一切完全不是边地的想象能够达到的境地,而是真正的文化交汇中心!在绝境一般的荒漠,有如此绚丽的文化景象!在人迹罕见之地,却有世界各地的人前往。分隔于世界各地的四大文明破天荒唯一一次汇流到了这条路上。让这片荒原成为文明的一种奇迹。

  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发生极端事物的地方。

  西北向西,不只是荒凉,更是一种奢华,人类精神的奢华。

  (选自2012年第5期《十月》)

  原刊责编 伊丽霞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