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滕王阁序》典故运用的艺术及其文化意蕴(2)

时间:2014-10-27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莫山洪  阅读:

  三

  骈文典故的运用,既可以增加文章典雅厚重的气息,通过作者运用典故的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时代的文化意蕴。王勃《滕王阁序》用典的情况,也体现了唐代初年的一些文化特征。

  首先是人们对历史典故的熟悉程度。王勃这篇文章,用典较多,其中大多数为人们所熟知,但却也并非人人皆知,有些典故来源于史书,有些典故来源于民间传说,有些来源其他各种书籍,要想完全理解每个典故的含义,则不得不对各种史书、典籍以及民间传说有所了解。

  其次是人们掌握典籍的方向,折射出唐代初年各种典籍流传的基本情况,也反映出作者对历代典籍接受的情况。从本文所用典故看,绝大多数典故都来源于史书,其中《史记》、《汉书》、《后汉书》和《晋书》乃至《宋书》中的一些记载,都以典故的方式出现在文章中。在文中还有很多典故出自各种典籍,包括《论语》、《庄子》、《世说新语》、《西京杂记》等,说明当时文人涉猎典籍范围极广,并不局限于儒家经典。文中用到的典故,相关的文人有曹植、谢灵运、庾信、陶渊明、阮籍等,其中又以庾信、庄子较多。文章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是化自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只是王勃此联意象清新,境界更为开阔,切合当时的景物,体现作者登临的情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诗文方面,不仅是庾信的作品,王勃还广泛涉猎历代文人之作,在《滕王阁序》中也有很多地方透露了这一点。如“潦水尽而寒潭清”一句,《楚辞·九辩》有“寂寥兮收潦而水清”,“邺水朱华”一句,曹植《公诗》有“朱华冒绿池”,“披绣闼”一句,江淹《丹砂可学赋》有“幻莲华与绣闼”,等等。

  唐代实行科举取士,分常科与制科。王勃应麟德三年之制科,对策高第,授朝散郎。制科考试选拔的是特殊人才,能应制科,其学识自有过人之处。从唐代科举考试情况看,各科考试所涉及的典籍亦较多,初步统计,但凡儒家经典,如《诗》、《书》、《易》、《礼》、《春秋》、《论语》及与之相关的典籍如《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说文》等,还有《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等,涉及范围很广,而弘文、崇文生,还涉及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则更是丰富。此外,与王勃相关时代的高宗时还有加试《老子》的(唐代科举考试不同科目考试内容不尽相同,可参考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制》)。这也就说明,在唐代初年,知识分子的知识构成已经非常丰富,在面对各种典故时,他们大多应该能说出典故的来历。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运用,也反映了王勃对历史人物的喜好。作者一般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喜好表现在文章之中,尤其是对于历史上的人物。王勃在《滕王阁序》典故运用中涉及到的人物,其中有一些是与其有相似经历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大多富有才华,但却不得重用,或者长期不得重用,等朝廷想起时已经年迈,无力发挥才华。这类人物是作者身世的写照,如冯唐、李广,如贾谊、阮籍等。文章中涉及到的另一类则是王勃理想中的人物,这些人物自幼也是才华横溢,但最关键的是机缘巧合,他们年纪轻轻,就已经建功立业,成为历史伟人。这类人物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少年得志,如司马相如、谢玄,如班超、宗悫等。

名字控

  《滕王阁序》典故的运用,不但使文章在艺术上呈现出成熟的特点,也使文章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通过这些典故,我们可以窥见唐代文化发展的一些特点,了解唐代文人接受教育的一些情况。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