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帽子

时间:2014-09-05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秦德龙  阅读:

  县里决定“申贫”,申请贫困县的帽子。

  “申贫办”就挂靠在县委,以利于广泛收集罗特殊人才,组建有力度的“申贫”攻坚队伍,拿到优惠的扶贫政策。说实话,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和超常的努力,贫困县的帽子根本就上不了手。以往,不是没跑过省市,也跑过北京。可是,不知道船歪在哪儿了,使上吃奶的劲,也没争上贫困县的荣誉。

  这一次,一定要集思广益,走群众路线。要组织全县开展大讨论:我们为什么会贫困?怎样将贫困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当然,核心是“申贫”,这不会跑调。主要是让干部讨论,群众就不要讨论了。尤其是农民,让他们讨论干什么?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买卖我们不干。哪个干部敢不讨论、敢乱说乱动,一脚就把他跺回老家去,让他当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要密切关注网上的帖子,与删帖公司建立良好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将一切不利于“申贫”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当然,物力上也要保证“申贫”,一切为“申贫”开绿灯。“申贫”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将来是要论功行赏的。当然当然,该拜的佛一定要拜,该烧的香一定要烧,该磕的头一定要磕,咱不缺这一哆嗦。

  一拨拨人马派出去了,到省市乃至北京活动去了,不信“申贫”是块硬骨头,煮不熟,剁不烂,啃不动。这一组刚回来,那一组就出发,来个车轮大战,拖也要把领导机关拖个人困马乏。

  •   “申贫”大张旗鼓地开始后,县委张书记却没有露面。据说,市委组织部给他打过电话,告诫过他,不要“申贫”把自己头上的帽子申丢了。

      张书记很苦恼。“申贫”是一项特殊的政绩啊,如果自己不作为,将来拿什么说话?

      考虑来考虑去,张书记决定用行动悄悄地说话。到全县最贫困的地方去,与最穷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不让县委的小车跟他,只带了秘书和电视台的记者,一路上跋山涉水,饿了就啃一口方便面,渴了就捧山上的泉水喝。记者把这些都变成了特写,送到省里的媒体上发表。

      省扶贫办没有动静,似乎视而不见。

      熟人们也没人提这个事,似乎充耳不闻。

      忽然间,张书记想起了什么。于是,他回到县城,洗了澡,召集了班子成员开会。在会上,他怎么说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会后,全县工作出现了新气象,每个部门都制定了摘掉贫困帽子的工作目标和时间表,确定了脱贫的速度和具体的规划。

      按程序,市里的有关部门,拿到县里的脱贫计划后,要报到省里,再由省里经过复制,报送到北京,让北京的人定板。

      北京下来人了。张书记亲自领着北京下来的人,四处观看,当然,是观看最贫困的山区、最贫困的农民。农民们身上打着补丁,蹲在家门口吃饭,饭碗里清汤寡水,让北京下来的人鼻子发酸。

      张书记把北京的客人安排到了宾馆,又点了生猛海鲜和土豆、红薯,叫客人品尝。北京的客人欷歔有声。他们吃了土豆和红薯,留下了生猛海鲜。北京客人说,看看农民吃的是什么?我们能吃得进生猛海鲜吗?

      北京下来的人,回北京去了。不久,他们下达了文件。

      张书记胜利了。他吹着小调,兴奋地一走一晃。

      县委一班人举着贫困县的帽子,弹冠相庆。这事儿,多不容易啊。他们纷纷给张书记端酒,敬了一杯又一杯。

      张书记瞪着醉眼说:“告诉你们,这是我主政以来最大的政绩,是一项巨大的贡献!”

    haiyawenxue

      过了几天,市委组织部把张书记叫去谈话。

      谈话后,免除了张书记的职务。原因很简单,不换思路就换人,谁也不能把贫困挂在嘴边。

      也不知市里和北京打过招呼没有?反正,北京发下来的那块贫困县的牌子,还在县委大院。

      张书记丢了帽子,没事干。每天,他都要在那块牌子下端详半天。然后,就擦拭,擦拭得一尘不染。

      据说,新来的县委书记,很感谢张书记给他打底。他们常在一块喝酒,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