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站长首发]银色笔记(2)

时间:2014-03-18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莹莹  阅读:

  此处没有揶揄之意,追求伟大的不朽非但没什么不妥,对一个献身于钟爱事业的艺术家来说,或许是一个高尚的愿望呢。

  将不朽者载入史册的工作历来是由史学家和钩沉者完成(野史的传播更为广阔与隽永),需要指出的是,在传媒枝繁叶茂的时代,传统的编年法被部分篡改了,谁能归属永恒这个备注,不再单单依靠历史的书记员来完成。

  更多可供利用的资源与平台,成为沽名钓誉者潜入历史的捷径。在人文及艺术领域,记者、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拥有话语权的知识分子操纵着媒体(占尽风骚的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论坛、自媒体以及一切延伸媒介),频繁的社交使圈子汇聚成高朋满座的沙龙,情面和利益倾轧了客观。后世所做的工作在今天完成,媒体和名人录中遍布在世者的姓名。编年史提前了,活人看见了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令人联想起某部影片中活人提前开追悼会的桥段。当今天在今天终结,历史成了人人都看得见生长的草(对不起帕斯捷尔纳克),许多名不见经传的角色一夜间变成了显赫人物,只要长袖善舞,平庸者也可能获得虚拟的伟大“不朽”(对不起米兰·昆德拉)。于是在光阴丧失了记忆的同时,伟大的不朽也被时间掐断,显得不再具有神圣的意味。唯一可以被证实的是,不朽只存在于有限的时空,每个生命需要被消灭两次,一次是肉身的死去,另一次则是随着最后一个缅怀者的死去而彻底死去。

  禁 映

  作为有争议的作品,被禁映的电影——与它相同命运的还有书籍、戏剧或歌曲中的一些确实是猥琐的、反智的、有毒的,而另一些却是被误读的、构陷的、封锁的,后者通常会在日后获得解禁,重新回到人类的精神餐桌。还有一种容易被忽略的情形,在相异的意识形态背景下,同一部作品受到并不一致的对待,往往一部在祖国遭到限制的作品却在异域被奉为圭臬。

  •   一般而言,作品陷入囹圄的原因不外乎两种,最多的是道德上不合伦理,余下的则是:政治上的动机不良,种族或民族问题,对宗教的批评及冒犯,宣扬其他的危险言论,前者重获自由大多要用删节、改写作为代价,后者能否获得假释,则视情况而定。

      大陆禁片更多是所谓的地下电影,即未经官方审查的作品。这些作品带有浓郁的亚文化特征,以天然叛逆的姿态不与体制合作。拍摄者在开机之前,就知道了作品必然遭禁的命运(却没有打退堂鼓)。须知,在严厉而机械的审查制度面前,折中主义是困难的。地下电影通过各自管道参加海外的大小影展,斩获金奖银杯,虽然在母国被禁止,但作品一旦面世,就具有了艺术的合法性,这个合法性大于任何意识形态,属于时间长廊。

      颇具讽刺的是,被禁止的作品中出现经典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在全部名作中占上不小的比例——这并不是令人费解的吊诡现象,一部作品之所以引起争议以致被封杀,相通的一点就是其离经叛道的诉求。换一个角度:它必然彰显其独树一帜的一面。

      随着时光推移,某些过时观念就像生锈的锁被润滑油浸润开来,人文思潮潜移默化的流变,政治转向开明甚至政体发生变化,曾经被禁的作品的评判标准随之发生变化。那些被禁之作,便以其卓尔不群的气质从同时代的庸常作品中脱颖而出。事实上,某些作品的开禁确实是时代进步的象征,是一种开风气之先。当然,解禁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神秘感,也是成为公众焦点的附加理由。

      角 色

      我经常苦思冥想的一个迷惑是:演员被摄入镜头的究竟是故事的某个角色,还是自身的某个自我。也可以换算成:究竟是演员扮演了角色,还是被角色所扮演。这样的诘问如同摆渡人的船,此岸与彼岸,谁是谁的目的地?

      另一个老生常谈的疑问是,在演员漫长的表演生涯中,一如既往地保持驾轻就熟的表演风格,还是改弦更张投入陌生的转型,是否也如同江舟的往返,何处靠岸才是归途。

      或许,惯于指点迷津者会作如是答:转型意味着摆脱窠臼,使表演增加了更多可能性。这样的劝诫看似有说服力,却是蛊惑人心。事实上,许多冲着转型两字而去的演员,因为舍本求末的选择而功败垂成。倒霉的盲动主义使贸然转型者自咽苦果,某些原本尚属优秀的演员由于角色的张冠李戴——擅长青衣的改串花脸,娴于老生的去扮小丑——迷失在混乱之中。

      纵观演技高超的老戏骨,往往并不刻意追求转型,甚至不在乎本色出演。身上有没有戏,何须用外在的、夸张的方式来结构角色,润物细无声处,便可识出火候:举手投足的凝练与控制,恰到好处的语速。置身角色,却有旁观者的冷静。哪怕一个细微的眼神,眉宇间的一蹙一展,便与人物融为一体。只是从本质上说,一个演员的可塑性再强,还是带着天然的镣铐在跳舞。

      不否认存在为演戏而生的天才演员,具有百变造型的能力,可以令观众在一瞬间忘记他的真身——演戏的都知道自己在演戏,偏那看客却忘乎所以——对一个演员来说,爱惜羽毛的最好方式不是其他,正是拥有甄别自身擅长与弱项的判断力。而在一部具体的影片中,演员的表演只是完成导演的意图,换言之,演员的表演并不属于自身,而只是还原导演在这部戏中所需要的角色。

      阵 容

      一群在票房上执掌大权的电影人,聚集在一个假设的故事之中,做一道号召力的加法。当这些人是个体时,本身就熠熠生辉——一流的导演、演员以及大牌编剧、摄像师、作曲家——凡此人等,构成强大整齐的阵容,仿佛神话里被灵幡招来的各路大仙,归于投资人麾下(好戏开场了)。

      完成这样的组合需要资本、耐心和机遇,并非唾手可得。明星名角档期不一,攒局不易。一旦团队建成,好处显而易见。至少,形成了类似“事件”的新闻要素,吸引媒体的报道冲动,舆情机器启动,对热衷追星的拥趸而言,有了崭新的期许。单就电影的卖座而言,似乎已稳操胜券了。但事物都有两面,大腕扎堆使摄制组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吃专业技术饭的尚好,只须各司其职(也有难伺候的主)。演员间的炫技则在所难免(谁愿意在银幕上被别人盖过风头),似乎这也不能说是坏事,至少,飙演技的结果可能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影片质量。但耍大牌和互相较劲如同微暗的火焰,内耗和扯皮则是扬起的灰尘。恃才傲物者是不能相遇的,凌驾于导演之上的传闻亦常常在坊间流传。

    haiyawenxue

      当然,只要阵容仍保持完整,合作者终究是一个联盟,在没有关机之前,他们是彼此的影子也是声音,创造一个优秀的阵容是难能可贵的,在这样一个团体里,情怀比技艺更可供珍惜,电影是合作的艺术,这使他们必须学会妥协。

      随着电影的商业化日趋完善,在资本的召集下,如今这样的超级阵容日益增多,开过眼界的观众渐渐也不再买账。所以,这种方式已不再是票房成功的保障。而作为一个保守的理想主义者,我固执地认为,一个伟大剧本的价值依然大于花团锦簇的拼盘。

      翻 新

      为一部早年黑白片染上绚丽的颜色(电影之黄瓜刷绿漆),使其成为司空见惯的彩色电影。作为一个经过脱胎换骨的新产品,再度投放市场(故事仍是当初的那个故事,银幕上的演员却已白发苍苍或骑鹤仙游),不应否认,这是一个聪明的主意,它将唤醒与旧片同时代的观众的回忆(回忆是永远的草莓地,只要一息尚存,总有一些果实可以采撷);又能激发年轻人的好奇心。好奇心如同一株不会停止升高的树,费尽全力攀至顶处,却猛地缩成一截树桩。

      被翻新的旧片是一粒怪味豆,故事、演员、台词乃至理念,均属于过去,却套上了光鲜时髦的外壳。观众蜂拥踏入影院(有人为了追回失去的岁月,有人为了恭候岁月还魂),喧哗热烈的场面掩盖了光阴的真相,翻新者会得意洋洋道:瞧,多么难得的景象!这正是诡异之处,如同一只艺术的月光宝盒,翻新成功地篡改了电影史?可是,这更像给黑白遗像染色,固然能够美化逝者,却难以借尸还魂。

      严格说,翻拍也是一种翻新(老故事的新讲法)。从历史的库存中抽出一部分,加入与现世口味相一致的颜料,美其名曰符合了当下审美,而历史的连续及完整则无关紧要——故意忽略时间这个要素,给已成文化遗产的老片换上漂亮的衣裳。

      除了染色,还有其他形式的翻新,譬如将老电影升格为时髦的3D电影,色彩被修饰得更清晰,光线也变得明亮锐利。只不过,一首改写的诗是否还是原来那首诗?侥幸的是,从市场的反馈来看,观众貌似接受了这种方式(虽然永远会有像我这样的吐槽专业户)。或许从专业角度来说,制片人和导演比观众更了解电影的真相,如果是科班出身,教科书也会梳理电影的来龙去脉,任何艺术的进化史如同一根环形锁链,抽去任何一节便会散架。广义而言,审美的伦理始终存在,但这并不妨碍黔驴技穷者在电影仓库进进出出,对穷竭的想象力而言,那确实是一座额外的富矿。

      向 度

      在商业的挤压下,电影迷失了明确的指向(它究竟是艺术,还是披着艺术外衣的软工业),它的人文准则被日益膨胀的功利所撑破,不再具有艺术的使命感(或者以艺术为标签变相媚俗)。每部作品只能完成属于它的使命,若准备以文艺的面目示人,则可以奔着影展得奖而去,发行不是第一考量。若定位是商业片,则须承担票房的压力。没错,确实有既卖座又叫好的电影,但这并非事先预测而得,而是天上掉馅饼。世事的常识是,不成功是必然的,成功是偶发的。一部作品想艺术与商业兼得,最大的可能反而是皆失。

      过去(当然这里说的“过去”可以是指与时间相呼应的某种愿望的浓度),大陆观众不加选择地接受一部电影,他们缺乏选择菜单和食材的余地(虽然拥有购票权)。电影对观众来说,只是纯粹的消闲或打发寂寥的方式。他们步入影院,坐在规定的位置上看完一部影片(保留中途退场的权利)。他们之所以如此迁就,是因为缺少消磨光阴的办法,或者说,缺少划过快乐之涡的舟楫。

      今天(这同样不是一枚仅仅隶属于时间范畴的指针),闲暇的生活不再是一面窄门,多束光线照耀着多余时刻,层出不穷的已兑现的梦想指南,所有新兴的游戏方式——人们掌握消磨闲暇的新玩意,越来越多的老玩具被摈弃或边缘化,几乎所有的传统文艺样式——严肃文学、戏剧、古典音乐、绘画——开始受到冲击。在这些老玩具中,电影显得半新不旧,其形式感尚处于变化之中,使之存在诸多可能,流动的影像可以更直观地抵达感官。

      多数情况下电影被视作大众文化,但它又何尝不是精英文化——导演通常跻身艺术家行列,演员却被归于明星。电影的这一特征令其左右逢源,又两面不讨好。相比其他社科人文,其幸运在于,叙述语言能有效地规避晦涩,用通俗的方式传递出意味深长。但为了与随时变化的世俗审美和趣味保持吻合,电影过多地为了迎奉市场而揣摩观赏者的口味。当票房成了高于一切的目标,电影只能越来越贴拢商品的属性。事实上我们不能否认,一部电影史是由投资人、演职人员和观众共同体完成的,每部影片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但底线在于,操纵电影方向的主体不应仅仅是观众,换言之,厨师有权自行配切烹饪,端出菜肴,拒绝食客进入厨房。食客的权限在于对菜单进行甄别,或者换一家餐厅。这是两者的天然契约,一种消费伦理。

    haiyawenxue

      容 量

      拷贝在铁盒中封存,按照档期,被分配给影院。然后被置入放映机中,投射至银幕上,告诉观摩者一个故事(虚构者的同谋)。此刻,影院顶灯和墙壁上的光芒同时熄灭,周围陷入了昏暗和沉寂。明亮之处唯有银幕(关灯的意图在于迫使观摩者不要东张西望,也可以这么说,观摩者正视前方是因为别无选择)。电影开始了,镜头悄然嬗变,情节和画面恍若有声的连环画在银幕上滑移。与此同时,各种角色、声音、光影、背景音乐将人们引入虚拟的世事之中,情不自禁被情节所牵引,深陷伪造的场景之中。然而当电影散场,白日梦结束,电影遗留下来又是什么,它仅仅是一束光线中变出的魔术么?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