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鲁迅的苍凉与坚韧

时间:2012-09-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莲子心屋  阅读:

  题记:鲁迅先生,终其一生,痛苦较之愉悦之时为多,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依旧做着他所认为应该做的事,写着他所觉得应该写的文字,他如他的野草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生命本身的单薄之外,用自己的坚韧使得生命变得厚重,在那苍凉与孤独之外,达到另一种人生的境界。

       我一直以为:鲁迅一生都不得安宁,活得太苦太累。尽管对于鲁迅,他的尖酸刻薄,睚眦必报是很多人的话语共同体,而我仍然固执地不敢苟同,我总觉得,他的背后一定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酸楚与凄凉,只是没有什么可以有力地帮我佐证自己的想法。

  研究完“鲁迅研究”,我知道我不必否定自己原先的固执,因为我没有错。自古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在鲁迅那些尖刻的文章出来之前或同时,当时的人一定也对他做了些什么。鲁迅遭受的要比我想象的惨烈,我以为同为文坛的干将,同为中华子民,在那些水深火热,满目疮痍的年代,奔走呼号,救亡图存是最迫切的事,除却枪声管炮的威力,以文为匕也是应该的。自然回归文学本身,有关文学主张的论争也是不可少的,有争论才会有进步。于是我们的文学史中保存着很多名人之间以及其所在的社团或组织之间的争论。鲁迅与其同时代的文人之间也免不了。但是有些人的对象并不是鲁迅的文学作品,而只是假托着文学的幌子展开人身攻击,甚至沦落到了谩骂的地步,矛头直指鲁迅以及一些他的私人生活习性,把本是文学这枝奇葩盛开的地方——报章弄得满纸的硝烟味。我从来不曾想到中国的文人相轻竟是到了那种程度。鲁迅也不得不借助于文字予以无情而有力的反击,这样他的尖酸刻薄,他的睚眦必报便成了很多人拿捏在手的话题,并不厌其烦地加以打击与渲染,但他们并没有讨到什么大便宜,因为鲁迅会以牙还牙,他像一只受伤的老虎,边舔舐着伤口,边捍卫着自己的领地。

  如果家人或故乡能给他安慰与温暖,那么鲁迅不至于沦为可怜与孤独之人,至少还有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似乎也不至于处于风口浪尖上。可惜尽管家有疼爱他的母亲,但也有他一直无法面对的人——朱安,他把她称为母亲送给自己的礼物,后来才意识到接受了母亲的这份礼物,其实是把重压压在了自己的身心上,只怕此生不得脱离,他是残忍而善良的,在朱安这件事上,他不违母命,但是却没有要她,这对于一个女人,尤其是对于像朱安这样一个传统的小城女人来讲,其打击与伤害是可想而知的,但她一直默默地忍受着,期望自己也能像后院的蜗牛,有一天能够爬上心心念念的墙头,讨得鲁迅的欢心,可是到了末了,她还是没能如愿,“月亮”许广平替她做到了。曾经鲁迅也试着去重新与朱安相处,但是结局是不欢而散,然而鲁迅并没有休了朱安,充其量也只是在《伤逝》中“休了”子君,其中的原委是显然的,对于朱安来讲,一封休书,是与她的生命紧密连着的,但鲁迅实在也是不能忍受朝朝暮暮这样的相对,于是他选择了暂时的逃离,天南海北地跑。在颠沛流离中,形单影只的凄凉,对于国家民族的兴亡的担忧,再加上旁人不知疲倦的挑剔,一切都让他觉得人生是虚空与寂寥的,他的勇于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光中被磨着,但是他不能任自己表现得消极,因为他的身后有着一群对这个社会与国家还有期望与热忱的青年,他明白不能因自己的无望而剥夺了别人憧憬的权利,于是他也不自觉地开始呐喊,可是,夜已太深太久,他的声音并不微弱却仍旧破不了铁窗,于是又是一个人的挣扎。本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可是情深意重的兄弟后来却反目成仇,这无疑又是在鲁迅的心上划开了一道深且痛的伤口,人生的意义本来就少眷顾了鲁迅,如此以来,似乎人生可珍惜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连兄弟都可以割席而坐,那些外人自然更不必说了。他以为的“希望在于将来”,实指望有为青年能手拉手一起开辟一条血路出来,让那许久不见的阳光,温暖着这片早已沉寂得太久的大地,从而开出另一种光明的结果。所以他对青年是极其爱护的。青年是好的,但总不见得每一个都是好的,鲁迅用自己的心血照顾着那些青年,到头来,某些青年却硬着翅膀来对付他,怎一个心寒了得!但是他依然不悔,依然一如既往地照顾着那些进步的青年,为了他们,“一点一点磨去了自己的生命”。他仍然在窗前灯影里燃起那根永恒的烟,透过晕开的烟圈,把自己的思绪幻化成文字,试图看透这个社会以及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们。只是显现的仍然是苍凉的背影。

  作为那个时期的文坛老将,鲁迅清醒的现实意识加之病痛与流言的折磨,注定是要比一般人活得累,但他没有放弃。愚昧懦弱的国民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但又不忍心抛弃他们,总想尽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个社会,使之更加合理化,能破坏“黑暗的闸门”,在他还未完全绝望之前。可当所有的幻想都成了泡影的时候,他才更加肯定自己原先想的是对的。于是他以文学为武器,尽情地披斩着各种各样的荆棘,在有生之年,为之耗尽精力亦是在所不惜,尽管他心中充满了痛苦、矛盾、寂寞与虚妄。

  他注定是要站在风口浪尖处的。绍兴这个小城并不能容下他的思想,于是只有另觅他方。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名了,于是便被一些投机取巧者,一些阴谋家与流言家,甚至是政治家所利用,其目的不外乎是钱财、名利与势力。“赞鲁”与“骂鲁”站成了两个极端,不可调和,甚至是无法抗衡的,因为“骂鲁”的声音远远超过了“赞鲁”。有生前骂鲁而生后不骂了的,也有生前不骂但生后大骂的,前者如郭沫若,后者如苏雪林。渐渐地发现,无论是谁,骂鲁骂得最多最凶的往往成了社会的名人,这是畸形的社会产物,于是很多人都争相效仿,在上世纪的文坛上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闹剧。但我并不认为鲁迅就不能被批判,我只是觉得不应该借着文学的幌子去做一些无聊的攻击——“骂鲁”。中国人自古就有个陋习,一个人当遭遇着被践踏的命运时,任何人都敢来随便横插一脚,叫你掉得更痛更惨,但若遇到被崇拜的命运时,什么都可以拿来做文章,只要是跟他有过关系的,他往往被身不由己地摆在一个神的位置上,不得下来。鲁迅就是遭遇了它们。时过境迁,鲁迅作古多年,“鲁迅研究”在当代已变成了一个类似与“红学”的研究方向,很多人埋首在他的作品里,企图一点发现来养活自己,当然其间还有真正做学问的,我对于那些真正做学问的自是钦佩的。只是我想那样的前辈是甘愿身居幕后的,会真正研究鲁迅作品的人一定也是疼爱与敬重鲁迅的,鲁迅先生向来不喜欢喧哗与骚动,所以他们会默默地做着他们认为对的事,对于结论的出炉,也一向是保持了低调的作风。可是总有那么些人,看上去好像是为“鲁迅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实际上只是鱼目混珠罢了。他们冠冕堂皇的背后是刺耳的聒噪。我敢断言,倘若鲁迅先生在世,是绝不愿意或允许这样的,他是好清静的,那些无谓的论断,只能招致他的反驳之词。而物极必反,现在如此推崇鲁迅,某一天极有可能会导致很多人的反感,从而不受理性所控制地走向极端否定鲁迅,只怕到时候是那些自命“鲁迅研究专家”的人毁了鲁迅,从而滋生出一种文人与民族的悲哀,那是我所不愿意见到的。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