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状元热后的冷思考

时间:2015-07-06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南山翁  阅读:

  六月是火月,比火更火的是中国状元热。随着高校录取分数线的落槌,各地状元热便急剧升温。中学张贴状元榜、饭店推出状元宴、大学忙于抢状元。十年寒窗磨一剑,只为金榜题名时。寒门子弟中了状元,无异于鸡窝里飞出金凤凰。不仅是自家门楣光耀,连整个村寨都跟着沾光。学校出了状元,一是校长领导有方、二是老师教学有方,奖金自然少不了。哪所大学抢到的状元多,哪所大学的知名度就高。所以它们都会不遗余力,乃至不择手段地去抢。

  北大、清华,尽管挤不进国际一流名校行列。可在国人心目中,却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学问圣地,也是莘莘学子梦中的最高象牙宝塔。人们总以为,从这里走出来的人,一定是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可北大、清华招生组的一些老师,为了争夺高分考生,竟然相互抹黑骂战,甚至彼此拉扯。动口也动手地上演了一出斯文扫地的状元抢夺闹剧。

  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在一条微博中写道:“兄弟,从昨天上午开始,你们就在不断地骚扰已填报清华的某文科2至5名考生,并许以重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很简单吧!”北大招生组立马回应到:“兄弟,过去五年你们砸钱买走的唐某、郭某,需要我讲吗?我们也再次说明,拿分来跟北大谈钱的,门儿都没有!”

  他们的言论令社会瞠目,他们自己也觉得有点过了。于是清华老师首先表了态,他们在微博中说:“本组今后要谨记:‘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句话出于孔子之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君子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一言一行都有度,不能有失体统。虽然,为抢状元而不顾体面,只是北大、清华个别招生老师的行为。但它却反映了我国当前高校招生的现实状况。尽管人们对故意炒作状元的行为颇多诟病,但五花八门的状元现象,依然年复一年地在各地上演。许诺、砸钱乃至以虚假讯息误导考生,为争抢高分考生,各校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当然有资格争抢高分考生的首先是名校,普通学校就只能在“名校”挑剩以后再去挑了。这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教育的不公平。

  人们在想,清华、北大都是百年名校。一个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一个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可他们包容了吗?他们厚德了吗?为什么他们在招生中会显得如此不淡定,而要采用市井小民的方式去争抢考生呢?其实这是他们不自信的表现,因为不自信,所以才会借助所谓的状元去给自己撑门面。

  •   其实状元并不是万能,状元只是在某一种场合、某一个时刻曾经领先过别人,并不表示他永远都会领先别人。有资料显示,在两院院士、长江学者,以及商界精英、政界领袖中,没有“高考状元”。有人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是:恢复高考以来,各省所谓的高考状元,鲜有成才成器的事例。

      钱文忠教授在《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一书中说,当年季老高考的数学只有4分。无独有偶,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钱钟书,当年报考清华时数学也只考了15分。放在现在,不要说状元,恐怕连本科分数线都达不到,名落孙山或许是他们必然的结局。分数唯一,可能是中国特色。哈佛、剑桥等世界一流大学,分数只是录取参考的一项,不是唯一指标。很多西方国家的一流大学,都很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当过志者愿,担任过学生社团领袖,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并获得过荣誉,在某一项专业技能竞赛中得过奖,甚至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过独特见解,都能成为被录取的理由。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大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如中国学生,而他们毕业后的创造、科研能力却比中国学生强的原因。但西方国家的模式,至少在目前,中国还不能效仿。因为此门一开,无疑是撕开了一道权力寻租的口子,高校招生会更加腐败!

      状元热终将过去,热过以后我们需要冷思考。中国高校招生改革的路在哪里?如果我们的观念不改变,明年,甚至今后每一年,有辱斯文的高校争抢状元掐架闹剧还将继续上演。

      2015.7.6.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