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历史的玄想:三百年后的今朝

时间:2018-08-28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蔡弈文  阅读:

我站在当下的时空中,回望过去的三百年,感慨万千。

三百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三百年前的1718年,是康熙五十七年。那时,康乾盛世正当风华正茂。康熙拓宽领土、安定疆域的南征北战已经接近尾声,当时是清朝中国领土最为辽阔的时候,中原江南,无不繁华如梦。但这个时候,社会矛盾已经开始激化,封建制度已经彻底走向僵化,朝野上下,并无一丝开明、包容之气,到处都是严密的高压控制。由于大兴文字狱,知识分子只敢做些“训诂考究”的小学,对时政、社会皆不敢有所褒贬。一味故步自封,导致与世隔绝日久。当中国士子还在孔子四书五经里反复驰骋时,西方的一位崭新的思想家已经出现,他就是伏尔泰。中国人也不会知道,三十年后,他的学生孟德斯鸠会出版一本书叫做《论法的精神》,以此提出君主立宪制政体。

但是,时间永是流逝,从不静止。

往后的一百年,是嘉庆二十三年(1818)。此时,正是被后世称为“嘉庆中衰”的时期,内忧外患,已经显现。中国内部出现大面积“财政亏空”,各级政府资金运转不支。唯一的对外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中,中英两国商务贸易冲突不断升级,英国人几次上书朝廷要求开放通商口岸,而中央政府却屡屡以“严禁贸易”作为威胁驳回。当中国朝野上下认为要对“贪得无厌”的英国人进行“严惩”时,他们不会知道,二十年后将会发生一场“鸦片战争”,从此以后,“天朝”之梦彻底破碎,孔子的地位也随之动摇。他们更不会知道,互相贸易,互通有无才是下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下一个时代,是一个商业的时代。

  • 时间依然不是静止的。

    再往后的一百年,是民国七年(1918)。大清王朝早已在七年之前“通电共和”,虽然他们不知道“共和”是什么。孔子的地位已然湮灭,随之而来的是“民主共和”的号角。但是,末代皇帝宣统仍然留在紫禁城中,享受着皇帝的物质待遇。北洋政府统治着的中国,随时有“恢复帝制”的危险。一是袁世凯野心勃勃,二是满清旧臣对于溥仪的忠心不死。孙中山正在全力改组国民党,希望挥师北伐。但他们都不知道,六年之后,末代皇帝会被驱逐出宫,紫禁城将会彻底沦为“故宫博物院”。蒋介石会在孙中山死后由一个无名小卒跃升为总统,并在短短数十年之中带着国民党逃往台湾。他们更不会知道,曾经被他们认为是在井冈山“落草”的“土匪”,一跃成为统领四海的主宰。

    细细回忆,我惊奇地发现,一桩桩一件件历史事件,都是当时所不能预知的。身在其中的人,往往沉浸在永无止境的幻想里,却没有人看清历史的全貌。看清全貌的人,必定是一百年甚至更久之后,回顾这段历史的人。

    往后再来一百年,就是现在,2018年。我们这个时代又怎么样呢?我无法评述,因为这是我的时代。没有人会对自己的世界有清晰的认识。大家都认为一切皆流,心动则万物皆动。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历史的看法是唯物主义,喜欢用“生产力”“主要矛盾”等量化观念去解释历史的步伐。但是,人们对于“现在”却总是唯心主义,认为我们自己的心智可以改变一切,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那么,三百年后的世界,是怎样的?三百年后的人们会如何看待今天的我们?

    我不敢冒然回答这个缥缈的问题。

    但是,我可以换一个问题——今天的我们,到底怎样看待三百年前的世界?

    之前特别喜欢听一首歌叫《三寸天堂》,每当心情忧郁、愁绪满怀无可排遣时听,就会暗自落泪。我最喜欢这几句歌词:“不再看,天上太阳透过云彩的光;不再找,约定了的天堂;不再叹,你说过的人间世事无常,借不到的三寸日光。”当时只是作为青春的“残酷叙事”,理解为一个人在梦想破碎后悲痛的自白。

    后来才知道,这首歌的背后,有一个故事

    女主人公因为一次车祸和电击回到了三百年前的大清王府,经历了种种“身不由己”的痛苦,并且开始怀念三百年后的世界。她与当时的十三阿哥是推心置腹的朋友,畅谈天南地北,并在醉酒之后宣讲“平等自由”。但那一套说辞在那个时代却都是“非汤武而薄周孔”,她只能一个人绝望地哭泣,唱出那样绝望的自白。很显然,这个“约定了的天堂”,就是三百年后的今朝。

    我向来讨厌“后宫争斗”的剧情,但对这个“穿越者”的构思极为欣赏。我知道,三百年前的人绝不知道什么是“平等自由”,在那个时代,皇帝就是最高的法律,人人习以为常接受驱使。但是,三百年后的现代人却不能容忍这一切,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生活,所以会痛恨、彷徨。

    当然,穿越时空还只是幻想,但是,这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引人深思的。

    haiyawenxue

    每一个平静的年代,都会被当时的人认为是“最好的时代”。所以西汉时期有文景之治,唐代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代有永宣盛世,清代有康乾盛世。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在今天看来,这些“最好的时代”无一例外,都是有缺憾的。

    同样,我们这个时代,是否是“最好的时代”?

    我不想正面回答,因为我不愿引起无谓的争执。

    现在,我们设想,假如一个三百年后的人穿越时空来到这里,他会怎么想?是会悲伤,还是喜悦?是会惊讶,还是叹惋?他会不会认为我们看来“无伤大雅”的苦痛是“无法容忍”的?会不会认为我们看来“天经地义”的法律是“罪无可恕”的?会不会认为我们不够平等?会不会认为我们不够自由?会不会认为我们依旧生活在“卖身赚钱”的深渊之中,而忽略了生活中许多真正的美丽?

    这一连串的“追问”让我语无伦次。我们对于自己在历史中的认识实在少之又少。

    三百年后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一定更加绚丽多彩。

    记得写于1945年的预言小说《1984》中,主人公温斯顿说了一句话:“希望在孩子身上。”这是对那个集权时代的悲观否定,又是对那个“资本主义时代”的追怀。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向往,知道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的向往,一种现实明明越来越坏,可是依旧相信后人眼光雪亮、必定会有公正论断的向往。

    有了这样的信念,也就够了。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