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2014年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3)

时间:2014-04-24    来源:工作报告    作者:李欣怡  阅读:

  二是突出“内外并举”,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牢牢把握与北京开展区域合作的重大机遇,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北部湾、长株潭等区域的交流合作,努力推进产业互动、资源互利、市场共享;围绕黔中经济区建设,积极与贵安新区及周边市(州)联动,推进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扩大与港澳台、东盟、欧美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密切与国内外友好城市(城区)的交流,扩大合作成果。

  三是突出“招大引强”,扩大对外开放新成效。围绕产业重点、盯住产业链条,做深项目前期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优化投资服务环境,提升招商水平和质量,全力打造内资外资“抢滩登陆”的投资高地。充分发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5个100工程”等平台载体作用,力争引进10家世界500强或国内500强企业;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200亿元,产业类项目占40%以上;确保实际直接利用外资7.6亿美元。

  (三)创新——我们的不竭动力,要内外联动、高位对接,以科技创新引领跨越发展,推进核心竞争力升级

  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响贵阳“智”造品牌。

  一是建强创新平台。举全市之力推进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加快推进贵州科学城、中科院贵州科技创新园、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央商务区高端写字楼等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把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骨架立起来、环境做出来,确保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园精彩亮相。精心筹办“北京·贵州云计算及大数据合作洽谈会”,确保引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性、先导性项目100个;全面动工(启动)“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活动签约项目,年内完成投资60亿元以上,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园区、标志性产业、标志性企业及标志性技术,推进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

  •   二是优化创新环境。按照“简、优、限”的要求,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坚决兑现各项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着力营造诚信的政务环境;积极弘扬创新精神和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成果共享、创新风险共担的良好氛围;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努力营造公平、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是聚集创新要素。紧扣人才、科技、金融三大创新核心要素,以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载体,大力实施“黔归人才计划”、“科技人才工程”、“企业家培育工程”,充分发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青联凝聚青年人才、服务创新发展的作用,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及高级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建设,坚持省市联动、高标准提升贵阳国际人才城,打造人才创业首选地的重要支撑平台,引智天下、筑梦贵阳;大力实施“科技服务工程”,充分发挥“一站一台”、中国技术交易所贵阳工作站作用,提升科技咨询和技术市场交易服务,促进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大力实施“科技金融工程”,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设立服务科技型企业的专营机构,建立科技担保、科技信贷、创业投资等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积极破解创新发展融资难题。

      四是提升创新能力。把握“大数据时代”特征,积极申报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抢抓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落户贵安新区的机遇,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承办好2014年“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贵阳分会和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依托贵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联盟、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等组织机构,充分激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热情,提升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能力。力争新增龙头型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20%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7%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以上。

      (四)转型——我们的必由之路,要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以转方式、调结构壮大实体经济,推进产业升级

      树立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有竞争力则城市有竞争力的理念,坚持“快、转、高”并举,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核心竞争力强、规模效益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全市产业从“追赶型”向“引领型”转变发展。

      一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现代工业。切实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对实体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73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均增长30%以上。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把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作为工业强市的主战场,大力实施园区引领、科技创新、科技金融、配套环境提升、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培育“六大工程”,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集聚化发展,加快把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严格执行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分园认定程序及入园标准,所有新引进工业项目全部分类入园发展。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一批传统资源型产业,实施首钢贵钢新特材料、开磷息烽煤电磷煤电化一体化、紫江水泥磷渣微粉等一批技改项目,启动贵铝氧化铝厂搬迁工作,推进“四个一体化”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末端、抢占价值链高端,资源就地转化率达85%以上。抓好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化解。严格执行行业专项政策和准入条件,禁止引进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的项目,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淘汰落后产能78万吨。

      二是以金融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强化现代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着力构建以金融业为龙头,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的服务业体系,进一步丰富消费业态、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服务业结构提质、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5%,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9%。做强金融业。围绕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和西部科技金融创新城市,深入实施“引金入筑”工程,新引进金融机构2家,设立科技银行2家;加快推进贵州金融城建设,力争建成40万平方米,确保贵阳农商行总部大楼竣工。积极推进企业信用培育、科技信贷创新、银企交流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探索培育贸易金融、网络金融、消费金融等业态,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各类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扶持一批企业上市融资和在“新三板”挂牌,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19%,银行业金融机构非信贷融资增长20%。做大信息服务业。积极争取工信部和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支持,推进贵安新区数据中心上联电路从贵阳市中转,力争成为第三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深入推进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和应用,发展壮大信息服务业。做特旅游会展业。扎实推进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功能提升等六大升级计划,加快青岩古镇、天河潭、桃源河、南江大峡谷等旅游景区改造提升,推进南明河城市流域休闲度假带、多彩贵州城等建设,精心筹办好全省第九届旅游发展大会;积极做好入境旅客落地签证服务。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增长20%以上。做好2015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赛筹备工作,办好书博会、制博会、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等重大会展活动,实现会展综合经济效益120亿元以上。做活商贸物流业。进一步优化商业街区、零售网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物流园区布局,抓好京东电商产业园建设和京东贵州馆运营,打造新兴电商“网城”;推进西南国际商贸城、普天现代物流创业园、“马上到”云服务铁路港等项目建设,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同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餐饮住宿、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三是以都市农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三化”兴“三农”,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把现代农业建成农民的绿色银行、市民的绿色游园、城市的绿色屏障,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确保一产增加值增长6%以上,其中现代农业占比达26%。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念和规模化、特色化、都市化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蔬菜、茶叶、水果、中药以及畜禽等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进一步拓宽农业综合功能,推进农业与食品加工、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优质品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家庭农场100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2个以上百分点。充分利用淘宝贵州馆、京东贵州馆大力推销本地农副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依托贵阳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区建设,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广泛应用新型农业实用技术的同时,实施一批现代农业科技项目,提高耕地产出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扶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积极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服务模式,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