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伤痕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分析

时间:2014-08-28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 黄顺文  阅读:

  摘 要:伤痕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引发了文坛的一次轰动。伤痕文学之所以能在文坛上掀起如此的狂潮,能让读者自觉的紧随其后,一个根本原因是,伤痕文学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伤痕文学的作家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伤痕文学也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取得了重要的地位,而且伤痕文学的历史价值也让读者重新接受了文学。

  关键词:伤痕文学;地位;历史价值;意义;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所以伤痕文学自然而然的以文化大革命这一特异年代为为时代背景,所以它也命运般的成为了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是中国文化走出“文革”的第一个重要历史逻辑环节,它应合了政治实践、社会心理、文艺模式等多方面的以“新时期”命名的中国新现代性的历史诉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文学继续自文学革命以来到1949年后成为主流在“文革”达到顶峰的政治—文学传统,配合新的政治—文化变革而进行的转变,伤痕文学是告别“文革”的一次政治—文学潮流。二、就伤痕文学本是政治—文化革命本身又是为文学突破旧的政治—文学模式提供了可能和前景来说,它为文学走向新的文学本性的自身的除旧布新进行了决定性的爆破。

  一、 伤痕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伤痕文学在文学史上只有刹那的繁华。八十年代初,“伤痕文学”思潮的实践者们在争得一定的自主权利之后,也曾也悲观的乐观精神,打破权威,祛除迷信,用传统的英雄情怀和启蒙话语参与了动员民众,决裂旧的意识形态和共创未来、走向现代化的意志实践,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欲望;也曾以文学实践这一知识分子特有的方式去干预政治,向我们展示了知识分子的承担意志和文学的力量及尊严。但是,由于种种内耗和外控的原因,更由于政治因素的强烈介入,伤痕文学只能作为文学史上的“刹那”,而无力应对七八十年代之交国门刚刚打开之后的“繁华”。

  •   面对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文学的潮流,“伤痕文学”思潮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脉,面对西方思潮混乱而纷杂的引入,却无暇更是无力回应。虽然同期有以王蒙、宗璞等为代表的吸收和借鉴意识流手法提升现实主义创作的文学叙事,但是就整个“伤痕文学”思潮而言,其对“现代主义”的一些技巧和手法基本上是视而不见的。当然,经过了文革时期的“闭关锁国”,外来资源虽开始流入但是仍然贫乏的情境下,过去年代的精神文化资源,尤其是五四时期和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传统成为“伤痕文学”思潮的历史推动力和主要话语资源也是合情合理的,更表明了中国当代文学内孕育着与传统血脉相连的活性因子。再加上一系列的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对四人帮的批判、冤假错案的平反、政策的落实等等,这些因素似乎都在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传统的复归。

      面对一个逐渐开放的文学环境和世界文学格局。“伤痕文学”思潮由于本身的局限性和意识形态的规约,未能建构与呈现文学应有的自主性。文学还没有能力进行独立思考和自我解放。“伤痕文学”作品中的觉醒、理性都具有极大的相对性。“伤痕文学”思潮运用过去的价值推翻文革时期的价值尺度,人们甚至对文革时期违反常规的政治斗争都置若罔闻,对上述的一切的反思还有待于政策的指导。当然,“伤痕文学”思潮在作为某种文化成分参与历史语境的建构时,也曾试图进入这种历史语境指定的位置,在危机中重建文化精神。但是文革后文学中政治权力与文学精神互为支援的局面只是维持了很短暂的一个阶段。从1979年到1981年,伤痕文学和大量反映社会阴暗面的作品陆续引起广泛的争鸣,伤痕文学随即终结,犹如昙花一现。

      二、 伤痕文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伤痕文学的历史价值在于重新让读者接受了文学,煽起了早已对文学失望的中国读者对文学的激情。伤痕文学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和伤痕文学作家所具有的独特的责任感是获得读者认同的重要原因。从读者方面看,在很大程度上,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与自身的先在经验有很密切的关系。任何一部作品,“即使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它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现自身”。文学作品一开始便唤起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且,读者在阅读中改变、修正或实现这些期待。读者对伤痕文学的喜爱,正是源于在伤痕文学中找到了阅读期待。伤痕文学以审美的形式关照苦难,书写出读者的内心诉苦。伤痕文学的作家们对痛苦的叙述, 折射出复杂、矛盾和游移不定的时代特性, 表现出混乱年代中国人某种处境。伤痕文学所表现的伤痕 ,是经历过建国后那些风风雨雨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有的。故伤痕之作, 往往有着特别动人与深刻之处。当时, 除了专门从事文学批评的学者、专家外, 绝大多数读者对文学的喜爱是因为从文学中看到了自己感动、关心的话题。读者在评选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时, 纷纷在选票后附言评委。在这些附言中, 大家都肯定, 这些作品很多都是曾让读者感动得流泪的作品, 至今还在脑子里留有清晰印象,有的读者每读完一篇优秀作品, 都要推荐给亲友同事,让他们与我共尝艺术的享受,激发心灵深处的爱和恨,所以1979年评选全国优秀短篇小说时读者热情高涨,一百天内共收到“选票” 二十五万七千八百八十五张, 比上次增长十二倍以上; 推荐小说两千篇。

      按照葛兰西的说法, 文化霸权的确立不是依靠暴力, 而是通过认同。同样, 伤痕文学在当时的霸主地位, 不是暴力的结果, 也未加入任何行政的手段, 而是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读者之所以接受伤痕文学, 是因为伤痕文学谈论的这些政治问题与读者所思、所想一致, 让读者感动。叙写绝大多数读者关心的现实问题是伤痕文学吸引读者的魔杖。

      “文以载道”, “文学为政治服务”确实有悖于文学特性, 文学史的教训是深刻的。但我们想强调的是, 当政治与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一致时, 我们的作家不仅不应该回避这样的话题, 而且应该发自真诚地关注这样的话题。只有如此, 文学作品才能赢得读者。读者对伤痕文学超乎寻常的热情向批评界昭示: 关心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与老百姓休戚与共, 文学就能获得读者。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读者接受它, 尽管这样的接受存在时间的差异, 有的具有当下性, 有的要历经磨难, 方显英雄本色。但九九归一, 都得读者认可。“ 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 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的经验视野之中”。 现在的创作沦落为作家本人和评论界的读本, 与大众毫无关系, 部分作品可能在图书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但读者对这类作品的阅读很大程度上带着猎奇、惊艳的目光。这样的现象不能不说是文学的悲哀。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读者对伤痕文学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就此而言, 伤痕文学确实够让现在的作家们妒忌和羡慕。

      文学依靠读者而生存, 而且是依靠读者的神圣、庄严、有尊严的认同感, 而不是依靠读者的猎奇、惊艳、窥视, 文学要想获得读者的这种神圣、庄严感, 作家就必须重拾责任心、使命感, 发自真诚地关爱老百姓, 惟有如此, 文学才可能获得生命。正是在这一点上, 伤痕文学的现实意义得以凸现。

      三、 认识伤痕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影响

      应该说,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伤痕文学”对于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影响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在既有文学史的描述中,“伤痕文学”的影响止“反思文学”,但是在笔者看来“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之间很难完全区分清楚,所以仅仅认为“伤痕文学”为“反思文学”奠定了基础还不够。笔者认为,“伤痕文学”对于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可以说一直持续到当下,如果说“伤痕文学”的起点争议并不大,那么其终点就不那么容易确定了,如有学者所言“谈论‘伤痕文学’面临的麻烦还在于,它的终点也没能随后续术语的出场而到来。”而伤痕叙事至今没有终结,我们可以看到当下一些文学作品的叙事时间起点依然是“文革”时期,只不过这些作品不单单表现“伤痕”,其叙事下限时间从“伤痕”向后延续了许多时间。不妨将这些作品与“伤痕文学”作对比,从而可以看出“文革”造成的伤痕叙事在新时期的流变。

      其次,在“伤痕文学”思潮中,有些作品已经打破了建国以后主流意识形态一直致力于构建的历史叙述。例如张笑天的小说《离离原上草》,这个作品一般被视为宣传人性、人道主义的作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品中传达出作者对历史的发展的认识。已经不再是以革命和阶级为主导话语的叙事。其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既有的历史成规的打破,为后来许多历史题材小说开辟了先河。

      笔者只是举出了几个方面的例子来说明“伤痕文学”的影响。但是只是说“伤痕文学”对于新时期文学有着开端性的影响。它开垦的“处女地”有些以前的文学史没有注意到,并不代表伤痕文学已经取得了多高的成就。应该承认的是伤痕文学发生的时代毕竟是一个理想主义旗帜飘扬的时代,它必然带有其特定的历史色彩。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