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由《围城》联想到留学热

时间:2015-09-12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陈晓凡  阅读:

  摘要:《围城》揭示了一种人生状态:迷惘、犹豫不决,它涉及到爱情、婚姻、事业甚至人生百态。从主人公方鸿渐的外出求学之路联系到如今的留学热,分析其原因、现况、隐患,及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围城;留学;人生抉择

  中图分类号:I106.4;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21-02

  很多人都说《围城》是婚姻之城,我始终认为,作为一部小说贯穿整体的意象,仅仅这样理解显然太过狭隘。人们之所以这样理解,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人们把过多的目光集中在了围绕方鸿渐展开的包括苏文纨、唐小芙、孙柔嘉的感情处理上。

  钱钟书在书中写道:“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钱先生用辛辣式幽默刻画了一个又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其中主人公方鸿渐给了我无法忘怀的印象。

  •   方鸿渐是生活的失败者。无论是在情场上、事业上还是家庭关系的处理上都无所建树,先后失败,甚至在不少时空中都痛苦不堪。即可见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围城”充斥着人生中的每一个角落。通观作品,方鸿渐在他对生活道路的每一次选择中,都是被迫的、无奈的,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去欧洲留学,是由于过去的老丈人对死去女儿的怀念,买克莱登文凭是迫于父亲和丈人的压力,回国后找不到工作,只有到丈人开的“点金银行”暂谋生路,后来在丈人家呆不下去,只有去湖南乡下的三间大学谋职,而这个选择也是他的情敌赵辛媚安排的。在三闾大学,方鸿渐也没能呆下去,最后又被迫回到上海。在情场上,方鸿渐也是处于被动地位。在家庭中,方鸿渐同样是弱势的一方,他与孙柔嘉进行历次冲突之后,总是被迫回到他那个本不愿回到的家中,回到孙柔嘉给他限定的这个活动范围之内。其实,这个家庭的成立就是孙柔嘉的一手安排,是一个孙柔嘉为他设好的局。在小说最后一次激烈的家庭冲突之后,方鸿渐茫然地在街上乱走,在无奈之中又被迫回到了这个家——他没有勇气更没有能力独立安排自己的人生。

      撇开《围城》中的爱情不谈,我很想认真来谈谈关于出国留学这件事。

      从相关文献来看,我国1992年以前出国现象并不是很常见。2000以后开始出现上升趋势,直至今日,凡是物质条件较好的家庭,恨不得早早让孩子出国留学。剖析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一些原因:

      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拉大,相当多的家庭有充分优良的物质条件供子女出国。

      2.随着网络的开放,西方文化的流入,外国优秀的教学资源让国人倾羡不已。

      3.结合作者所学的医学专业来看,国内医学生资源饱和,本科生几乎无法找到工作,硕士学历已是家常便饭,博士学历也遍地开花。更多的人想要通过出国留学来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

      4.对国外生活并不了解,盲目崇拜,缺乏明确的人生规划,听从家人意见选择出国留学。

      最近一个很火的电视节目叫做《世界青年说》,是一个谈话类节目,围绕当下中国年轻人最关心的议题展开讨论,以“首脑谈判”的形式,从各国不同嘉宾的角度畅谈议题。由于其嘉宾包括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俄罗斯、伊朗、韩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和泰国等的中国留学生,拥有丰富的国外文化氛围及优秀的国内生活经验,大受欢迎。有一期节目的议题就是关于留学的。观众来信说,想要让孩子出国留学,但孩子现在年龄太小,还在上高一,是否太早?

      嘉宾们热烈讨论,持有不同的看法。我不禁又回到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议题中的孩子面临出国与否的选择,然而,我想知道的是,孩子年龄这么小,他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吗?他清楚这个选择的意义吗?他不拥有,他不清楚。他走的是父母给他安排的道路,这条道路之后的生活轨迹,他全然不知,一点概念都没有。想想方鸿渐吧,人人都是方鸿渐,面对人生选择,怯弱而又迷惘,并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道路。出国留学也许会是大家想象中的光鲜的、荣耀的,也有可能是你完全没有预料到的艰辛和忍辱负重。

      从医学专业来看,出国确实可以增加一定的就业优势,然而也并不绝对,海归人数众多是一方面,有的国家不承认国内的医学考试成绩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这些都需要自己查阅清楚。同样,想通过出国留学来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适用于所有专业吗?依作者之见,有些专业无须出国,无须考研,更重要的是通过实习经历提高自己的技能,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这样反而能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面对人生抉择,应该理性对待,剖析其利弊,权衡之后,给自己做出一定的人生规划,再最终决定要不要出国留学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理智做出出国留学的决定之后,选择适合的国家也非常重要。每个国家风土人情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你喜欢自由之城?还是喜欢幽静乡村?更重要的是,不同国家的留学经历是否对你所学专业有所帮助。出国必定是要掌握好第二语言的,拿英语来说,选择去不同的国家就意味着你要通过不同的英语考核才行:去美国?好的,请通过托福考试;想去欧洲的国家?那就准备雅思吧。两种不同考核方式,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涉及考试习惯、考核范围、考试题型、英语发音——你喜欢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呢?出国没有你想象的那般简单。

      《世界青年说》中有嘉宾建议到:出国一定要考虑家庭的物质条件是否允许,一定要确保所申请的学校不是所谓的“野鸡大学”。我非常赞同这两点。比如,作者所在的医学专业,很多人选择了国内读研,国外读博。却不知这背后的血汗艰辛与所要背负的家庭与社会的舆论及压力:30岁了?还在读书?还没有工作?没有车房?没有婚姻?一系列你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向你逼来,简直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但倘若你的家庭物质条件优越,就不必忧心这一点了。关于第二点,只需要摆正旧观念,清楚并非是外国的月亮总比自己的圆就好。已经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反映,很多国外大学,提供给中国的留学生就学的条件,甚至认可你在国内的考试成绩。乍一看,这么好的事,其实这个“教育项目”的本质就是钞票。不需要你多优秀,只要出财力,就提供教育的途径。试想,出国倘若留了个这样的学回来?究竟所谓何?

      总言一句话,性格决定人生的态度,态度决定生活的风格。而人生的态度和风格会直接影响生活的效果。所以说,回到《围城》,方鸿渐人生悲剧的根源就在于他的性格,他的悲剧性格就是他悲剧命运的直接根源。有的人说方鸿渐是令人鄙夷的,但静静细想,周边之人,谁人不是方鸿渐?生性怯懦、缺乏勇气、爱慕虚荣、嘴上机敏、内心怯弱不无见识,既善良又迂执,既正直又软弱,既不谙世事又玩世不恭。教育、爱情、事业、婚姻,方鸿渐出了一座围城却又进了又一个围城,他的人生说是他的可又没有一处由他来掌控。当初像这样的知识分子很多,现在,依然到处都是方鸿渐的影子。身处生活之中却被生活所玩弄,你不是一个让人心生厌恶的小人,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罢了。

    haiyawenxue

      方鸿渐是一个人,却有千百万人的影子。围城不过是一座城,却禁锢了无数的你我。其实现实的城墙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心里。 但人生无处不围城,也无需害怕与恐慌不堪,因噎废食不敢踏步上前也是怯弱的行为。痛快地接受了生活的考验,我相信,兴许围城没有那么消极,疲惫的只是你的心灵,人生如是。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