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颇有意趣的人名大观园

时间:2012-12-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阅读:

《中国人名的故事

张壮年、张颖震编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定价:24.00元

□书评人 桑曙光

  • 记得十几年前看《西游记》时,曾听说过猪八戒扮演者马德华改名的故事,现在想来仍忍俊不禁。马德华原名叫马芮,这个“芮”有点生僻,好多人念不对,以致后来有一次他去医院看病,其名字竟三次被误读成“马丙”、“马苗”、“马肉”,令他哭笑不得,被迫改名。由此可见,取名于人决非简单之事,而改名则有其特别的缘由,大多是为明志。

    现代知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原名周思润,此名是他1926年改用的,有“韬光养晦”、“奋斗不息”之意。

    细细思忖,姓名具有个性化的色彩。那什么是名字,人名是怎么产生的?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个说法:“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以口自名。”意思是说,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本来没有名字,只是到了晚上,天一黑下来,人们彼此看不见对方,无法相互识别,只好用口来打招呼,相互有了一个称谓来称呼特定的人,由此便出现了人的名字。这种解释说明了“名”字本身就是一个会意字,当然不能排除许慎自己“望文生义”的可能性,但它至少认同了人名的来历是人类生活相互识别的需要。至于许慎说,是晚上需要,而白天似乎不需要识别,也许指的是人类更早时候的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这种识别的需要,显然不分白天黑夜。

    中国人的姓名自古以来就负载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也蕴涵着趣味多样的细节故事,《中国人名的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姓氏趣谈、姓名寓意、改名轶闻、姓名故事,说到笔名、艺名、别号、雅号、绰号,从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说到近现代的名人雅士,俨然一个饱含中国人名意趣的大观园。

    此书粗略缕出中国人名的简要发展史,其中也关乎汉语词汇的发展对于人名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典故成语,经过历史的发展演进,有了广泛的引申义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体现出中国语言文字文化的特色。于是中国人有了一种根据自己的姓氏,或直用其字,或谐用其音,借词意、典意起名的倾向,它使中国人名文化与中国语言文化的联系多了一道有趣的景观。

    加上汉语言文字在表意、象形、谐音、隐喻等方面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使得中国人的汉语名字在传意、抒怀、寄情等方面更增添了丰富的空间。一个人的名字,往往体现出一种文化修养的高低,寄予了人们追求的志趣方向。

    当然,在另一方面,名字在成为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词、典故,成为一种文化的同时,也反过来在影响着和丰富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