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来自大山的呼唤

时间:2015-11-06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灯火xsk  阅读: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跟随某新闻报道组走进甘肃东部山区进行实地调查农村实施国家退耕还林的情况。长期以来,由于盲目毁林开垦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造成了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自1999年起,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揭开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序幕。

  我们要去的小山村离县城约100多公里路程,连一条像样的公里都没有,夹在两山之间的一条乡村便道,山高路险,坡陡弯急,汽车呜呜地缓慢爬行中吼叫,让人觉得提心吊胆,一点都不踏实。一路上,金黄的油菜花正在盛开,郁郁葱葱的山脉层峦叠起,洁白的羊群静静地逶迤在草场,湛蓝的天空,缓缓流淌的泉水,让人觉得如临仙境,怎么也不可能把美的世界与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联系起来。

  汽车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爬行了3个多小时才到目的地,真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至深感受。远远望去,小村庄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像一个还在襁褓中熟睡的婴儿,显得那么宁静而又祥和。一条小溪自西向东顺流而下,星罗棋布的民宅紧紧依偎在小溪两旁,沐浴着小溪水的雨露和滋润。

  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村支部书记家里,向他了解当地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政策实施后村民的反映等情况。村支书姓阎,约莫50多岁年,黑里透红的皮肤展现着饱经风霜的沉稳,见到报道组一行几人显得有些拘谨和矜持,招呼着我们进屋里坐下后,沏茶倒水,一家人忙里忙外,就像招待亲戚一样热情。

  一切就绪后,阎支书坐到我们对面的一把小椅子上,开始与大家交流。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未能如愿以偿考上大学,带着遗憾回到了可爱美丽的家乡,那时候,他也是村里学历最高的人。随行记者向老阎询问关于退耕还林在该村如何实施?群众的反映如何?政策实施后村里的变化怎样?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经过短暂的交流后,有些腼腆和拘谨的老阎逐渐变得镇定自如,根据记者的提问,他胸有成竹,娓娓道来关于退耕还林的一些事一些人。

  •   老阎略带回忆地说到:“从2004年起,政府向退耕户补助粮食实物改为补助现金,每斤粮食补助0.68元,按每亩140元下拨粮食补助资金。现金补助与当地靠天吃饭的粮食亩产量基本相当,的确是一项利民富民的政策,村里的政策落实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然而,接下来的交谈就显得有些难言之隐,不过在记者的循循善诱下,他还是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将政策实施后村里的变化向我们一一介绍。

      他继续说到:“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对保持水土,防止风沙、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拿上政府补贴的老百姓,待在农村无事可干,纷纷离开养育他们的故土,进城打工去了,村里在册人口200余人,现在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总共不超过50人,村庄失去了以前的欣欣向荣的气氛,有一种濒临消失的趋势。”说到这里,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本应该他也想出去打工,肩负着一份民办教师的重任,看着望眼欲穿的孩子们一样,让他选择了留在大山里面,看管好孩子们,守护着日渐衰败的故土。

      话题转到了大山里的孩子们,老阎说:“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进城打工去了,就剩下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大人还勉强能够度日,可苦了孩子们,长年累月见不到父母,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尤其是面对外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看着他欲言又止的表情,谈话也渐渐陷入了僵局,整个空气似乎凝结到冰点一样。为了打破这种令人沉闷的气氛,张记者顺着老阎的意思,接着说:“留守儿童问题确是近年来全国普遍存在的一特殊现象,不妨我们顺便走访走访你们这里的留守儿童,让我们从记者的角度为关爱留守儿童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听着我们要去看看村里的孩子们,村支书忽然精神抖擞,如梦初醒一般地振作起来,似乎这里的孩子们是他的希望和寄托。跟着老阎,我们来到一王姓人家,大门紧闭,听到来人的声音,院内的狗叫个不停,让人有一种“柴门闻犬吠”的荒凉和孤寂。一位步履蹒跚,嘴里还叼着大烟袋的长者出来了,老远就问:“谁呀?”,听到老阎的回答,他缓缓地打开了紧闭的大门,把我们带进了一座屋檐低垂,土坯结构的旧屋子,看来这屋子也年久失修了,墙上的泥皮掉的东一块西一块,有些地方已经露出了土坯,有一种摇摇欲坠的不安全感。进了屋子,老王和老伴忙着招呼大家坐下,尽管条件十分简陋,但是山里人的淳朴和厚道立即给大家带来温暖。

      老阎向老王介绍了我们的来意,两位老人感到既惊讶而又激动,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城里人到家里来。面对记者的提问,老王和老伴你一句我一句,跟拉家常似的说起来家长里短。老两口有三个孩子,两女一男,都已经成家立业,如今他们也年近花甲,儿子和女儿都出去打工了带着二个孙子,一个外孙女留守在家里。记者向老王说:“能否把您的孙子们找来,跟我们聊聊?”老王二话不说,出门吼了一嗓子,三个孙子就跑进了屋子,看着这么多的陌生面孔,一溜烟地又跑了出去,大概是怕见陌生人的缘故。为了不让孩子们拘束,我们也起身走出了屋子,在温暖的阳光滋润的一隅墙角找到了他们,他们靠着墙玩一种看似很“古老”的游戏。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孩子们从上到下满身是土,衣服穿得破旧不堪,红红的小脸蛋也不怎么干净整洁,其中一个连鞋都没穿,光脚丫裂开了一道一道深深的口子……面对眼前的一幕,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敢相信这就是留守儿童的真实现状,总觉得还是电视上或是报纸上得来的消息一样。老阎说:“为了生计,他们的爸爸妈妈常年累月地在外地打工,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教育孩子,就这样像个“土”孩子一样依旧在落后、封闭的大山里生长。”后来,在老阎的带领下,我们又走访了几户人家,那里的孩子们几乎如出一辙,尽管都表现的胆怯和羞涩,但他们明亮的眼神中却充满了期待和渴望,似乎在无声地呼唤着走出大山,寻找属于自己的金色童年。

      在回去的路上,大家对意外的收获都表现的沉重而又忧虑,如今,大量的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留守的老人、孩子的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尤其是孩子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