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再读《唐山大地震》

时间:2013-05-28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若愚  阅读:
 
    2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我已经读过好几遍。5年前,当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媒体画面前为那场灾难而感动而落泪的时候,我依然沉浸在作家钱钢那些揪心的文字里。今天,如果不是因为专家们断言龙门山断裂带的能量已经在汶川地震中全部得到释放,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接合地带不会再有大地震发生,而一场大地震却不容言说地成为了实事,我可能不会再次翻开这本灰绿色封面的书——通过文字去感受一场灾难似乎已经不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然而当我再次进入这些文字,一些撞击,一些回忆,以及一些从来未被意识过的对于人的命运的期待,使这趟本来沉闷的阅读之旅变得格外深刻起来。

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死亡24万,重伤16万。死难者是没有坟场的。37年前,这些鲜活的生命顷刻间“被房梁砸倒,被楼板压碎,被瓦砾和落土活活窒息。他们曾经诅咒、呼喊、哀求和呻吟,在生命被撕裂的那一刻,没有来得及去想、去躲,就被活活地剥离开了这个光明的世界,成了地心深处终生的囚禁。”

“走在今天的唐山街头,你偶尔还能够看到石缝间伸出的一截截锈蚀的钢筋,那是被大地震折弯、拧断的水管、暖气片。”它们仿佛要告诉你,大地震发生后一具具皮开肉绽的躯体曾经怎样被推向黑暗,推向死寂,又仿佛在为地上地下,死者生者之间默默地传递着一种难以述说的信息。

钱钢写道:唐山是属于我的,我有幸从灾难的角度来观察我的民族,我的同胞,我的星球。如此惊人的灾变,如此惨重的浩劫,如此巨大的死亡和悲伤,我已经不能用正常的规范来思维。是的,一个愿意从大灾难的角度反思灾难的作者,必定有着博大的胸襟和深邃的心灵。在对一场夺去24人生命的灾难的书写中,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灾难本身,更多的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命运的巨大沉思。无疑,只有唐山,才能与这些至今仍难以超越的文字相称。

渴生者、盲人、犯人、精神病人、妇女和儿童,救援者和被救援者。。。许许多多关于人与这场灾难的故事,关于灾难中人的品质,都在作者的笔下全部包容了。资希圣,一们双目失明的老人,但听觉特别灵敏,能够敏锐地感知被埋者的呼救声,循着声音,他用手一遍遍摸,摸到受伤者的躯体,把他们拖离废墟。当我看到他的三弦琴在废墟上重新拨响时,当我看到“最后的五位男子汉”爬出矿井重见十五天后的太阳时,我分明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和生存的伟力;垮塌的监狱里,犯人们有序地组织救援,开始,犯人的周围是刺刀和机枪,后来囚犯和警察一起投入救人,有时候,开车的居然是罪犯。有三名犯人冒死救出被困人员后又自觉返回监狱。同样的,当我看到幸存的人们从死者身上,从垮塌的商铺、储蓄所伸手抢夺财物时,我再次见到了人性的另一面。起初是为了生存,为了救急,渐渐地开始将手伸向急救品以外的物品。“药店的废墟上有人在挖人参、鹿茸、天麻。倒塌的商店里,人们争抢着手表、衣料、自行车、缝纫机。一个中年男子扛着成捆的毛毯,一个女人用力搬走一箱电池。一位老女人对着一具男尸哭喊着儿子的名字,然后摘走男尸的手表,接着在另一具男尸上故伎重演;郊区的农民淘金一样开着车奔赴唐山抢夺财物;参加救援的解放军某营战士三天没吃饭,没喝水,没睡觉,“第四天送来的稀饭在路上被老乡拿走了。”

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挪亚方舟”的故事。6个家庭21口人,震后聚居在四面透风的防震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从废墟上扒来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实行共享。一锅饭匀着吃,一壶水匀着喝,有人撕开自己的床单做好五条短裤,分给衣不遮体的孩子和女人。下雨了,男人们争着站在风口和漏雨的地方为老人孩子挡雨,像极了一个原始的共产主义的大家庭!然而,当从废墟里扒来东西渐渐多了,人们固有的私有观念便变得异常顽强和不可抗拒。吵闹和争斗使休戚与共的感情维系开始解体。患难与共易,同享安乐难。在困苦的条件下,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美德得到了最大的张扬。为什么和平环境下,生活条件好了,反而有了无数的猜忌、怀疑,甚至杀戮?

灾难是一把绝对理性的尺子,灾难面前没有高低贵贱,没有身份和地位,没有种族,没有性别,每个人都以同样的姿态面对。我想知道,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背景下,人性,将得到怎样的检阅?天空下,书写着一个巨大的“人”字,这个字,有意义,也可能无意义,我们为着生存的意义而来,但可能,我们最终都无法明白其意义的所在。

唐山大地震,确切地说,这些被记录下来的真实,那么真切地告诉了我们极端环境下人的命运,人的所思,所想,所作和所为,它是你我不曾体验的领域,那里写着恐惧,和比恐惧更大的,人类对于灾难的面对。所有这一切,让我们得以一窥人性的卑劣,和人性中残存的美丽。当我读着这一个个的故事,我不禁要想,人,是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却不是最具生存能力的物种。动物们,包括最不起眼的蚂蚁、昆虫、飞鸟,最先感知到灾难的来临,开始了大规模的逃离,而聪明的人类却一无所知。动物世界里没有道德,没有规则,有的只是本能,饱食即止。人类凌驾于一切物种之上,指点江山,视自己为万物的主宰,对万物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或许,这个星球早已不堪重负,飓风、地震、洪水、海啸,是它的呼喊,是它的叹息。人类创造了文明,也终将被文明所毁灭。

我记得,汶川地震至今,并没有读到过同样关于灾难本身的文字,影像起到了更直观的效果。我相信,二十一世纪的,已经义无反顾地走向世界的中国,会比三十多年前更加了解生命的意义。如同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更多的心连带着更多的眼球会被电视所吸引,无数媒体带着他们对新闻的天然嗅觉涌向灾难地点,留下的关于灾难的真实的文字却屈指可计。于是我怀疑,有多少记者会像钱钢一样,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呆在灾后的废墟中,直接记录一场灾难的真实。

任何时候,文字,比起影像,更深入,更能够把我们引向遥远,因此更具震撼力。

记得去年,我走过汶川、茂县、松潘,走过那些倒塌的房舍,扭曲的桥梁,变形的公路,我尽可能地停下来,与当地的居民攀谈。我想知道当灾难来临的那一刻他们曾经有过怎样的颤栗,今天,他们平静的生活和他们笑容的背后,在电视新闻的深处,又有着怎(经典杂文 www.haiyawenxue.com)

样关于灾难的真实的埋藏?导游小夏告诉曾经我,她所在北川中学,在大地开始摇晃的时候,当然有让学生先走的可爱可敬的教师,但更多的教师走在了学生的前面,这是一种本能的反映,其实无可指责。废墟上,北川也曾经像唐山一样人山人海,许多人把手伸进了不属于自己的财物。电视新闻很可能只让我们看到了很小的一面,甚至是不够真实的一面。我在想,如果可能,我也应该用我的笔,“给今天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地震学家、医学家、心理学家。。。不仅仅是他们,我要给整个地球上的人们,留下一部关于大毁灭的真实记录,留下一部关于灾难中的人的记录,也留下我的思考和疑问。”

人类已经存在了亿万年。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人类并不是强者。在巨大的灾变面前,人是多么的脆弱和渺小!那么,在与人与人的搏斗中呢?谁是真正的强者?当人类把目光频频投向遥远的星际,当我们夜以继日地追名逐利的时候,有多少人在关注我们脚下的大地,关注我们生命自身?

这是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或许我们的生活太过艳丽,承受不起对惨烈灾难的描摹和对苦难的纠缠,而只希望到处莺歌燕舞,夜夜欢歌,以及对盛世的回眸和歌唱。当我从电视关于雅安地震的报道中抽身而出的时候,我看到街道上依然是流动的车流人海,依然是人们匆忙的脚步。太阳出来了,它像往常一样高高悬起,有雾开始弥漫,这雾是不是来自大地的深处?它们低低地、动荡地、不安地飘散在我的周围,一定是想要告诉我,大地深处那些不屈的魂魄试图传递给生者的,但已无可传递的信息。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