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唐寅的诗情与世情(2)

时间:2016-04-03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赵云平  阅读:

  二、 追问:知音者谁?

  在出版印刷业高度发达的明代,唐寅的画早有声誉,“才雄气逸,花吐云飞,先辈各颂,折节相下,庶几青莲之驾,无忝金龟之席”(王稚登《丹青志》)。可人们对于他的诗歌成就一直未予应有的重视,最早的《唐伯虎集》问世于嘉靖年间,仅编选二卷,收入其早年及少数中年作品,那些“务偕俚耳”之作一概未收。这一方面固是唐寅本人于诗词不甚措意,“大率兴寄遐邈,不以一时毁誉重轻为取舍”,尝说“后世知我不在此”——这等随作随弃、未有收整有关,亦当时文坛主流意识首倡复古使然。人们评价说:唐寅不足名家;他的诗皆给人“若不经意”之感,人亦以其似不经意而为才子,其实乃无经意之作,故偶有可观而无精品;唐寅仅以词为逞才弄笔之具,并非抒情载体,故有谐趣而少真趣。

  这种“以人废文”的说法其实不然——唐寅的诗描绘了一个凡庸而真实的自我,他不给自己加以任何高雅的涂饰,寄韵委婉、谑浪笑傲中间以深思;语调务近俚俗,轻便自由,却清新俊爽、自然流畅,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声效;结构步调喜用连章体和对结,多叠字却无重复多余之感,少典故使品读过程不遭烦难,频有朗朗上口的快感,堪称雅俗共赏;题画诗善于用色彩的对比构成明朗的画面,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风时或风神散朗、辞句婉丽,殊类刘梦得;时或谐俗俚歌,隽永有味,如王梵志;有时“如乞儿唱莲花落”(王世贞),本以为“世间俗言语,已被乐天道尽”(王安石),不意又被子畏翻手重为云雨。人们对市井鄙俗的爱好一方面是感官层次自娱的需要,一方面是对传统的反抗。从前一方面看,文人趣味走向庸俗化了,而从后一方面来看,则是走向自我中心的个性化。唐寅诗歌的任情自然与杨维祯相似,有着强烈的追求现世倾向和物质索求。“才气烂漫,时复斐然”的唐寅继承了李东阳“茶陵诗派”对于“台阁”无病呻吟作风的驳斥,更以“桃花庵”招聚吴中士子成文艺沙龙,倡导走向民间的自由化创作,他的个性表现与晚明思潮所肯定的“性情之真”最为接近,实开启童心性灵之先河。

  “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王国维)。唐寅作为真正的才子,是不能被世俗和丑恶的现实所接纳的。如果说人生就是一个长久的诱惑,那么对于唐寅,与其有梦想而不能实现,不如没有理想而简单地活着。《绝笔诗》写道:“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诗人错看了这个冷漠孤寂的世界——他愈挣扎愈是藏匿了困世之心;愈沉沦反愈有爱世之意,唯因如此才给我们留下真实可感、受众可信的“古之伤心人”!

  •   唐寅是才子也是浪子,是狂士也是名士,是山人也是世人,是画圣也是情圣——他以其渊源有自,流惠广远的诗歌发展史意义和颓然自放、越理任诞、任侠癫狂、顺情遂性、玩世不恭、追求生活的趣味化和艺术化的人生哲学展示无穷魅力。还不尽于此,袁宏道因钦慕唐寅还为儿子取名“虎儿”——活在百姓心中的“唐伯虎”确是位“传奇人物”!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唐寅是偶然飘游在世间的过客,无论时世解与不解,都会“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