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时间:2015-10-31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刻意的随意  阅读:

  《脂砚斋甲戌重评〈石头记〉》凡例中有一首诗: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   在中国这样一个诗的国度,单就这一首诗来看真的算不上出色。若放在唐人诗集中,也就算个二三流的水平吧。但是对于《红楼梦》而言,这首诗却有着极不寻常的意义。既有对人生意义的终极思索:“浮生着甚苦奔忙?”,也有饱含无奈与苦闷的体味、回答:“盛席华筵终散场”;既有对书中人物情节的总体概括:“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也有奇书未成、斯人已逝的千古遗恨和批阅者的无限痛惜之情:“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既有对作者创作艺术效果的总评价:“字字看来都是血”,更有对作者十年创作的态度、辛苦给予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十年辛苦不寻常”啊。

      关于《红楼梦》作者,据笔者所了解的有近二十种说法,但真正有历史文献典籍明确记载的依然是曹雪芹,其他的说法到目前还没有见到古人只言片语的的记载。从我个人现有的知识,依然倾向于曹雪芹。这从脂砚斋大量的批语以及当时的清宗室文人如敦诚、敦敏、墨香、永忠,另有张宜泉等同时代文人诗文中得到佐证。至于富察明义在其《绿烟琐窗集》中更是明确记载:“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隋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更是肯定了曹雪芹的著作权。到后来的裕瑞,其《枣窗闲笔》也成为现今研究《红楼梦》的重要资料。

      另外,从以上诸人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的生活境况同其书中所叙是相符的,同现实生活中曹家的遭遇也是极为吻合的。更为重要的是,诸人诗文并非孤立的,而是可以相互印证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曹公一生呕心沥血,历经贫困饥寒交相折磨,历十年之功最终完成了千古奇书(据脂砚斋批语和同时代文人的诗词中,可以推知《红楼梦》是一部完整的小说,只是后数十回“被借阅者迷失”),真可谓“字字看来都是血”啊!

      然而,近十余年来,有些人祭起了“倒曹”的大旗,抛出了种种作者说。惜乎!尽管喧嚣一时,但终因其要么信口雌黄,要么无中生有,要么诋毁诽谤,要么主观臆断,也没有什么过硬的证据。更有甚者,有人以“伪”证“伪”,将当时文人记载曹雪芹点滴事迹的《绿烟琐窗集》、《四松堂集》、《懋斋诗钞》、《枣窗闲笔》、《春柳堂诗稿》等等统统斥之为“伪书”,而自身所持的论据却是早被众人定为“伪书”的书,或者是本身就矛盾凸显、漏洞百出的文章(如《儿女英雄传》的几篇序文)。至于还有人叫嚣什么“曹学不倒、红学不兴”,这就更是一种极端态度啦!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学术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而且提出学术研究要“多岐为贵、不取苟同”,这是一种多么博大的胸怀和气度。红学研究不应该搞什么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提倡“大胆假设”,更需要“小心求证”,而绝不能假设时胆大包天、豪气干云,求证时偷梁换柱、草草敷衍,甚至是采取谣诼诟谇满天飞、恣意毁谤他人的心态和伎俩。

      由此可见,曹公在世,凄苦著述;曹公仙去二百余载,依然是不被理解,甚至是饱受訾议,真真又是另一层面的“红袖啼痕重、情痴抱恨长”啊!

      小诗一首收束本文:

      十年辛苦不寻常,冷雨凄风独恓惶。

      曾将孤愤寄浊物,又把衷情赋红妆。

      青枫林下魂漠漠,大观园里意长长。

      千古艰难终一死,览书凭吊倍神伤!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