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长恨一歌传千古,琵琶一行断人魂

时间:2014-06-04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凌云  阅读:

  他,是一代文豪,一代“御用文人”,还是一代“文化流氓”?少年露才华,中年显锋芒,晚年享安乐。他走出了一条中国士大夫阶层人人向往的道路,书写了千古流传的《长恨歌》《琵琶行》,然,他人性斑斓的一面,又有几人知晓?

  ——题记

  【小引】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   【少年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一首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曾经,读着白居易的这首《草》,在小学时代的课堂上,摇头晃脑地跟着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着,想象着古原上的草,感受着诗句中焕发出的泥土气息,感动的一塌糊涂,那时,悄悄地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白居易。

      白居易,有诗如此,居易不难。

      那一年,他年仅7岁,还是一个孩童大的白居易,写出了那一句流传千古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得不赞叹,同时也期待着他更多的精彩。

      有人说这首诗是“讽小人”的,但是据笔者看来,这首诗歌并没有太多的言外之意。写出了草的坚韧,草的顽强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么朴实、真挚的词组,令人感怀思量,细细参悟。

      每次读起这首《草》,便想到了那首歌,那首叫做《暗香》的歌。“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会在灰烬里重生。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一首诗,一首歌,多么惊人的异曲同工?都让人感悟到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坚韧。待来年,春风起,又是一原芳草绿,又是一春百花香。

      少年时,时常读着这首《草》,默默地想象着白居易,那个与我年龄相仿的他,为何能写出这般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写出这首最真的草根诗篇。那时候,总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他的诗,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图画面,游玩在故乡的那片草地上,随意地躺在上面,倾听小草的低语,仰面看天,白云朵朵,蓝天悠悠。

      少年白居易,初露才华。用一句古诗来描述,那就是“小荷初露尖尖角”,若他的一生停驻在这里,那也真的可以算得上是千古绝唱。

      他,姓白,字居易。每每读到他的诗,便是我一天最快乐的时光。或许,是因为生活在小村庄,也或许是年轻的心,一尘不染,所以每次读来,都是别有一番滋味。每次都会一遍遍地默念,白居易。

      【中年白居易】

      若说少年时代的白居易是一个年轻的才子,那中年的白居易更是锋芒毕露。

    haiyawenxue

      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仕途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只因他的诗歌广泛地流传在民间,直至长安(今西安),受到皇帝的青睐,年仅三十出头,便已是县城都尉,之后,更是连连升迁,一度跃居太子左赞善大夫。

      能给皇帝的儿子教课,那可不是一般的人能享有的殊荣。今天的太子,明天的皇帝。光宗耀祖,指日可待。也正是因为他写的一首好诗歌,皇帝选拔他为“御用文人”,于是便有了那首流传至今的《长恨歌》:

      《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选自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这首诗写于元和元年十二月(807年1月)。当时白居易任盩庢尉。同时,陈鸿还写了一篇《长恨歌传》。歌和传都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因为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为篇名。

      《长恨歌》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haiyawenxue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好一首千古传唱的《长恨歌》,好一首爱情的悲剧之歌。如果说《长恨歌》是唐玄宗与杨玉环畸恋的自白,那么也是白居易人生悲剧的开端。

      众所周知,杨贵妃其实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作为一个老公公,却对自己的儿媳妇天天惦记着,这在那个封建社会,是何其荒唐?先不说伦理上的道德,一个年近花甲的老皇帝,居然偷偷地爱恋着自己的儿媳妇,这是一场怎样的畸恋?

      唐玄宗初见杨玉环时,其实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一见倾心,两人琴瑟相和,一见如故,彼此倾慕。其实,那时候,唐玄宗心里喜欢的是另外一个女子,一个叫做武惠妃的女子。杨玉环第一次以儿媳妇的身份觐见时,活泼可爱的性格给这位老皇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青春、活泼,但并没有爱上。

  •   可故事,往往都有后来,后来武惠妃死后,唐玄宗寂寞不忍终日,而这位活泼、青春的儿媳妇,恰是给了这个老男人一种刺激,也或者叫做唤醒他的第二春。于是,便用尽了各种俗不可耐的手段,把儿媳妇召进宫,并且给儿子重新取了个妃子作为补偿,打着喜爱音律的幌子,玩弄手腕,总算把这个倾世佳人的儿媳妇搞到手,于是你弹琴来我吹笛,两人形影不离,传为后世之佳话。

      在那个礼仪制度森严的社会,这本是一件令人唾骂的家丑,却在白居易的诗歌里传为美谈,用华丽的词组、深情的笔调,帮这位淫君漂白,说什么两人一见如故,音律相和,其实都是扯淡。试问全天下有多少人懂音律,还有多少人比杨玉环懂得多,偏偏不选这个,不选那个,单单选上了自己的儿媳妇与自己琴音相和?多么荒唐可笑,说白了还不是唐玄宗荒淫无耻,好色成性么?即使再多的掩饰,再多华美词组的描绘,其实也遮挡不了这场带着预谋的“倾世之恋”。

      然,唐玄宗就是这样赤果果的做了,而且做的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可见,这一句描述的多么透彻心扉,直刺骨髓?在那个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然而就是因为唐玄宗与杨玉环这一出“传世爱情”,居然颠倒了天下父母的思想,重生女来不生男,何其可笑?

      按照白居易的这首《长恨歌》里所述,大唐不用养兵,更不用发展经济了,只要家家生出个美女就行,还用读什么书,写什么文章呢?或许,正是唐玄宗这一荒唐可笑的举动,直接酿成了后来的“安史之乱”,安禄山挥师直逼长安,你再去音律相和,唱首《长恨歌》击退千军万马啊?怎么不去了,哈哈?

      白居易,读你至此处,实在令我对你心生几份厌恶,或者不齿。生出官宦世家,写手的一首好诗,唯独用错了地方,把这种颠倒是非、乱伦荒诞的“皇帝家丑”描绘的如痴如醉,美轮美奂。试问,即使在现代社会,老公公恋上自己的儿媳妇,那叫什么?叫乱伦,叫扒灰,你还来个高歌一曲,吟诗一首来祝贺,多么可笑?

      白居易,你的朴实真挚、你的人性取向,都去哪里了呢?“御用文人”?

      你的文人风骨哪里去了呢?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每次想到建安时期的文人风骨,便一次次的鄙视白居易,甚至心底深处的那一抹喜欢都烟消云散。作为一个文人,你可以没有傲气,但不可没有傲骨。老皇帝和自己的儿媳妇搞上了,你还来个大加赞赏,颠倒黑白,愚弄天下人的价值取向观,祸害天下父母的价值取向,实在令人不齿。

      中年露锋芒,白居易,你倒是显露了你那盛唐万卷才,却令人叹息,令人心生厌恶。你少年时代的那份真纯都去哪里了呢?一次次思量,一次次揣摩,然实在无法与你苟同,实在无法写的千古绝篇去漂白那一场泯灭人伦的“倾世之恋”?

      白居易,白居易,有歌如此,安能居易?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每每读到此处,既是惋惜,又是叹息,然更多的是失望,对你的失望。

      白居易,你让我对你情何以堪呢?

      【壮年白居易】

      或许,正是老天有眼,惨不忍睹这个大唐皇帝荒淫无耻、放荡成性。便有了那一场“安史之乱”。这是一场历史性的战争,自此之后,大唐由盛转衰,直至灭亡。

      叹一声白居易,弹一曲《长恨歌》,长恨歌,长恨歌,或许这次真的到你该叹、该恨的时候了。

    haiyawenxue

      当整个大唐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时,一场蓄谋已久的叛乱蜂拥而至。或许,在写《长恨歌》之时,白居易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内疚的,一个皇帝不理国政,每天偷恋自己的儿媳妇,还深受世人津津乐道,这不得不归功于这首《长恨歌》。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