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寡妇门下

时间:2016-04-03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杨十郎  阅读:

  我不直书为“寡妇门前”,因为我不想卷入“是非”之中。君不见谚云“寡妇门前是非多”么?虽然,鲁迅先生早在1925年就对“寡妇”(先生释为“指和丈夫死别的”)和“拟寡妇”(先生释为“指和丈夫生离以及不得已而抱独身主义的”)颇有微词。当然,先生的言论是有实在的现实背景的。当时有人“托独身者来造贤母良妻”,以为无挂无碍,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先生以为大谬不然:“在女子,是从有了丈夫,有了情人,有了儿女,而后的爱情才觉醒的。”不然的话,她的爱由于缺了实在的体验便会萎缩,“甚且至于变态”。当时有某某独身女士任某女校校长或舍监(管女校住校生的职员)多有冷酷之举,以致“有寡妇或拟寡妇所办的学校里,正当的青年是不能生活的”(《寡妇主义》)。先生还扩而展之于独身的男子,如欧洲中世纪的教士,中国历代的宦官,因为缺了这儿女情长的陶冶与铸炼,“那冷酷险狠都超出了常人许多倍”。

  其实,中国“寡妇”(或称“孀”“孀妻”)早就上了经典。《诗·小雅·大田》:“彼有遗束,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寡妇”是同情、抚恤的对象。到了《史记》《汉书》中“寡妇”就戴上了大红花,“宣付国史馆”立传了。司马迁与班固都写了“寡妇清”。《史记·货殖列传》:“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贞妇而客之,其为怀清台。”这在封建社会确实是难得的殊荣。

  战争,无疑是制造“寡妇”卓有成效的机器,当然还包括孤儿,我们汉语里不是经常提到“孀妻弱子”吗?而且“鳏寡孤独”往往一并呈现。但在苏联却是特例。在斯大林的独裁专制下,大批列宁时代及以后时代的革命者,干部、军人、科学家、作家……遭到无情镇压,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一道独有的文化风景线——用布罗茨基的话说:“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尤其是在文学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成为一位伟人的遗孀在俄国几乎是一种职业,这个国家在三四十年代制造出如此众多的作家遗孀,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她们的人数已足以组成一个‘行业工会’!”(《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中译本序引)

  伟大的寡妇们!他们的丈夫在监视、监禁、流放、严刑迫害下最后死在集中营或流放地,有的就那么无声无息地从人间消失。她们则在艰难地生活着。东躲西藏,改名换姓,用各种办法逃避迫害。背下丈夫的诗文,保存手稿,然后待机以回忆录的形式“即以语言来固化记忆、结晶情感”。布罗茨基说这发挥了“延返民族文化崩溃”的巨大作用(同上书中译者序引),铸就了“文化遗孀”,在20世纪俄语文学中保存了“遗孀文学”这个版块。俄国杰出的革命家布哈林被“地狱般的机器”处决,被捕前三天,他写好了《致未来一代党的领导人的信》给他的妻子拉琳娜,让她熟记后烧掉底稿,等有机会时再呈交给新的党中央委员会。拉琳娜做到了——虽然她后来也被捕入狱。布哈林终于在1988年平反并恢复了党籍。在《被玷污的岁月——布哈林与布哈林问题》(1989年3月世界知识出版社)的代序中,序者还引了布哈林的信。了不起的拉琳娜。

  伟大的寡妇的名单中尚有阿瓦库姆的妻子、陀思妥耶夫的妻子、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以及很负盛名的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她被丈夫称为“黑暗岁月的同志”。与丈夫共同生活仅仅十六年,丈夫死后她独身一人又活了四十余年。她相继完成了《回忆录》三部曲:《回忆录》《第二本书》《第三本书》。中译本有《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2013年9月广西师大出版社)。这些回忆录被称为“伟大的散文”,她复活了自己的丈夫,也复活了一位诗人,“复活了一个诗歌时代,甚至复活了一个历史时代”(该书中译本序)。

名字控

  有人说,中国早有“伟大的寡妇”。武则天就当之无愧。其实是谬见。武则天实现她权威之年唐高宗还在,她并不“寡”。高宗软弱,无魄力,无决断,“动为后所制”,“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资治通鉴》[三]卷二百一,唐纪十七,岳麓版)。到武后成为周代的“圣神皇帝”,被《剑桥中国隋唐史》称为“妇女成为中国的皇帝,这是第一次和唯一的一次”,那是在睿宗退位之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