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怀想“美丽乡村”

时间:2013-08-28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徐强  阅读:

  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似乎总是让人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思恋情怀。

  明代文学家屠隆在从北京寄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如此写道:“燕市带面衣,骑黄马,风起飞尘满衢陌。归来下马,两鼻孔黑如烟突。人、马屎和沙土,雨过泥泞没鞍膝。……遥想江村夕阳,渔舟投浦,返照入林,沙明如雪;花下晒网罟,酒家白板青帘,掩映垂柳,老翁挈鱼提瓮出柴门。此时偕三五良朋,散步沙上,绝胜长安骑马冲泥也。”(《在京与友人书》)

  屠隆生活的时代,商品经济已相当发达,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分化,也已日益彰显。当时在北京,戴着口罩骑马,鼻孔仍然粘满尘土,像烟囱一样漆黑,而满大街的马屎,则宛如今天的“汽车尾气”,污染环境,令人不胜其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下渔村风景秀丽,整洁宁静,舒适和谐,令人无限向往。

  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席卷大地,乡村的宁静,被市场经济的号角打破。只是,城市与乡村二元分化的矛盾依然存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严重不均衡,差距越来越大。以环境治理为例,城市与乡村均面临着巨大压力,但是,由于城市具有相对完善的管理系统和基础设施,资源优势明显,再怎么“脏、乱、差”,也仍然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出现问题可以得到相对及时、有效的处理;乡村则不一样,乡村没有城市那么完善的管理系统和基础设施,乡村的优势人力资源,也大多源源不断地涌进了城市,留下来的多为老、弱、妇、孺,在这种情况之下,乡村的环境状况,难免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困局,甚至形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如果屠隆可以从明朝“穿越”到当代,我想,他一定会选择在城市宽阔的大道上跑马,而不再对乡村心存眷恋了,因为,如今的乡村,不少地方生活垃圾乱丢,建筑余物乱放,沟渠污水横流,苍蝇蚊虫乱飞,很难再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邵雍诗)的诗意画面联系在一起。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谆谆告诫:“使人口平均分布在领土上,使同样的权利遍及于各个地方,使到处都享有富足与生命;唯有这样,国家才能成为既是尽可能最强而有力的,而同时又是尽可能治理得最好的国家。请记住:城市的高墙厚壁都只是由乡村房屋的断井颓垣而构成的。每当我看见京城里兴起一座宫殿,我就仿佛看到了这是把整个的国土沦为一片废墟。”在《爱弥儿》中,他又写道:“正是那些大城市才耗尽了一个国家,并造成它的衰弱。大城市所生产的财富乃是一种假象的与虚幻的财富;那里金钱虽多,但作用不大。”讲得直白一点,卢梭的意思无非是说:城市与乡村必须均衡发展,城市与乡村必须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城市与乡村二元分化的格局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城市的金碧辉煌,不能以乡村变成“一片废墟”为代价,城市不能像恶性肿瘤一样,把乡村的营养榨取得一干二净,到头来自己也逃脱不了癌变的命运,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崩溃。

  •   没有“美丽乡村”,便没有“美丽中国”。在强调科学发展的今天,卢梭的告诫实乃醒世木铎,除非掩耳盗铃,任何人都不应假装听不见。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