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李白究竟懂不懂政治

时间:2013-06-28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娜沙  阅读:
 
  李白究竟懂不懂政治?
  有人认为李白不懂政治。曾经一个网友对我说,李白文学100分,政治0分。甚至于有人嘲笑地说,李白在政治是白痴,他一点也不懂政治。当今认为李白不懂政治人,恐怕不在少数。
  今天,我想告诉你:不是李白不懂政治,而是你不懂李白。
  说你不懂历史,你可能感到很冤枉。起码你不知道如何理解这段历史,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罢了。
  
  从今天起,面朝历史浩瀚的大海,我想告诉你:李白不仅懂政治,而且他是政治的天才,只不过被埋没了,没有发挥出来罢了。
  从明天起,让你做一个幸福的人,理解历史的人。
  其一,李白是一个有着远大政治理想和报复的人才。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君主和大臣管理和统治国家的活动。如果没有“三顾茅庐”,也就没有军事家诸葛亮。既然没有让李白管理和统治国家的活动,那你为什么说没有政治的才能呢?
  李白的理想是比如成为宰相之类的大臣,发挥自己的才干,使得天下安定,国家统一。这一点,早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说的很清楚,“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而且为实现这一政治理想奋斗了终生。
  
  其二,李白有着敏锐的政治目光,预先看出帝王君臣权利失衡的后果。
  李白有着敏锐的政治目光在李白《远别离》一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远别离》李白作于安史之乱前,天宝十二年(753年)左右。
  我们来分析一下李白《远别离》的内容: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这首诗其实是李白含沙射影告诫唐玄宗不要重用杨国忠等一类的草包大臣,更不能把边防军事大权交给狼子野心的安禄山。李白的用意不可以直白,只可以这样比较委婉曲线写出来,把诗写得迷离惝恍,通过娥皇、女英二妃和舜帝生离死别,表现远别离的悲哀。“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表现了李白对李唐江山前途的忧虑。君主用臣如果失当,大权旁落,就会象龙化为可怜的鱼类,而把权力窃取到手的野心家,则会象鼠一样变成吃人的猛虎。
  李白熟观时事,不在其位,不得已而形之诗。
  忠言逆耳,玄宗哪里听得进去。依然把政事交给李林甫、杨国忠,边防交给安禄山尔等。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几乎让大唐“再次灭亡”(其实唐朝已经被武则天覆灭一次,只不过唐朝李氏江山复辟成功而已。)
  事实被李白言中了。马嵬驿玄宗和杨贵妃上演了远别离的历史悲剧。如果玄宗想起李白的这首《远别离》,他一定后悔没有重用李白这样有才能的人。如果杨国忠的宰相位置是李白,历史就没有“安史之乱”。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发生的事实过后才是历史。杂文精选
  
  其三,李白判处流放夜郎,是肃宗兄弟之间斗争的结果。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叛乱,李白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俗话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永王李遴消灭叛军上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永王李遴是胜利者,他就皇上,李白政治上没有错误。永王李遴与祖爷爷李世民都不是太子,区别在于永王李遴失败了,李世民成功了。
  尤其注意的李白是被邀请下山入幕府,当时是为了消灭叛军。李白五十七岁依然有着为国奔赴前线不怕牺牲的的决心和气概。当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李白一样的不畏强敌,为国杀敌的精神呢?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因为李白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就可以说李白不懂政治。从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和《远别离》等一些诗文里,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对政治有远大的报复和及其敏锐的先知目光。李白政治上的失意造就了文学上更大的成就。
  不是李白不懂政治,而是李白的政治天赋被大唐湮灭了,只是浮出了他的文学天才罢了。
  不是李白不懂政治,而是你不懂李白。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