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格林童话》叙事策略

时间:2017-10-29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王程程  阅读:

陈伯吹在《儿童文学简论》言“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光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能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1]《格林童话》一直深受儿童喜爱,趣味而有意味,基于儿童角色代入心理,在形象设计,情节安排和结构架构方面呈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童话世界——“青蛙王子”异质互建与同质对话

在童话中,青蛙可以是王子,地里有精灵,森林里有巨人,鸟儿可以说话,糖果屋,金苹果,玻璃鞋,胡桃等,一切在成人眼里看来甚是荒诞的想象在童话世界中都有了存在的理由,童话营造的艺术世界打破异质界限,构成万物有灵的同质对话。《格林童话·极乐世界的童话》充分营造了一个儿童所看所想的艺术世界。“我在极乐世界旅行,看见罗马城和拉特兰宫炫富在一根细丝线上,看见一个没有脚的人却跑得比飞马还快,一把锋利的剑斩断了一座桥。看见一头银鼻子的幼驴在追赶两只飞跑的兔子……”

童话营造的艺术世界,打破异质界限,赋予万物有灵生命力,看似荒诞的艺术构建满足了儿童想象心理。周作人在《儿童文学小论》言“儿童没有一个不是拜物教的,他相信草木能思想,猫狗能说话,正是当然的事。”[2]《格林童话》创造的艺术世界,万物有灵同质对话,满足了儿童的想象和幻想,以动物代言代行,戏拟现实世界,与趣味中传递出朴素善恶价值,于娱乐中进行劝诫教导。“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隐喻,一个真实揭示了现实生活某方面本质的作品必然与现实生活有着某种同构性,包括现实中社会、成人与儿童的权利关系也会呈现于文本,通过文本中个要素的关系曲折地变现出来。”[3]

二、童话情节——“巫婆定死”单向冲突与悬念设计

  • 《格林童话》中,“善恶”两种单纯力量的较量推动童话情节的发展,这种模式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特性。儿童意味着人性的自然纯真以及美与善,儿童具有纯粹的善恶观念,其思维模式往往执着于对立的两面,一切都是非善即恶,非丑即美,非明即暗,非正即反。同时,“善恶”较量情节模式在满足“童年幻想”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放大了童话的训誡作用。罗纳德·B托比亚斯(Ronald B. Tobias)“每一部文学作品和电影都包含一个道德体系,不管作品是高压还是烂俗的,里面都包含着一个道德体系,这个体系让我们感知这个世界,让我们明白世界该是什么样子。”[4]周作人言“童话所言社会生活,大旨都具,而特化以单纯,观察之方亦至简直,故闻其事即得了知人生大意,为入世之资,且童话多及神怪,并超逸自然不可思议之事。” [5]“在童话中,善恶两种势力斗争的结局其实一开始就已经明确,但是作者总要借助一段曲折的故事来最终阐明,其目的是为了强化训诫的作用”[6]

    童话往往一开头便充分抓住了儿童的兴趣点,调动儿童足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投入,这少不了童话悬念的设计的独特策略,童话几乎在一开始就布置了悬念,这些悬念的设计构成一种势能,预示情节的转折性发展,形成极具紧张的氛围,调动读者足够的情感投入,一开始便充分抓住了儿童的兴趣。悬念构成期待,童话在满足这种期待的时候,又采用了一波三折的方法。比如《狼和小羊》,狼拜访了三次,伪装了三次,步步将紧张情绪推到高潮,幸免于难的小羊再次形成悬念,成为事件转折的关键。

    三、童话结构——“王子公主”圆形结构与“三”节奏反复

    童话满足儿童幻想,其结构以一种圆形的方式呈现。这种模式是成人仪式的艺术化表现,是对儿童成长过程的隐喻,以此达到训诫和缓和恐惧的作用。“人们将这些锻炼、考验虚拟化神奇化故事化,有些是险恶的自然力的具象化,有些是社会恶势力的代表,都是摆在人物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战胜他们,成为真正的英雄。”[7]雪登·凯许登(Sheldon Cashdan)认为“儿童在聆听故事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内心各部分投射到故事中不同角色中,在各个角色中存放内心对立的各种特质,童话把内心各个力量的冲突幻化成故事中各角色的冲突,帮助儿童解决心理上的紧张。”女巫、继母、贪财的侏儒等具有隐喻意义,象征成长的阻碍力量,这种阻碍力量消除的方式越血腥越暴力,越能够唤起足够“报复”的快感,归根到底,童话其实是对成长的赞颂。

    《格林童话》中,“三”的应用非常普遍,三人物、三物件、三次行动等,既构成童话结构的线索,使结构趋于稳定和完整,同时于反复中突出强调,将紧张情绪一步步紧绷到最后,不断加强读者情感投入和阅读期待,在情绪最紧绷使读者获得情感释放。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这种“三”重奏的技巧充分吊足了儿童的口味,不断加强儿童的阅读期待。“反复与递进,三姐妹,三媳妇,三兄弟,几次行为重复同一动作,从行动元角度是简化,将简化后剩下的动作表现出来,便是突出,反复中有变化,有递进,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创造假定性艺术世界。”[8]

    格林童话不只是充满悬疑,激发想象的冒险故事,其在追逐奔跑,千钧一发的情节后,还有严肃的戏剧起伏,反映孩童内心世界发生的事件。童话是经验世界转化的“艺术”,作为广受大众喜爱的《格林童话》,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想象,融入到文化思维模式之中。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