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浅析莫言与鲁迅作品中的“狗”

时间:2017-10-29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耿梦姣  阅读:

摘 要:在我国文学中,“狗”的意象在一些文本间重复出现着,“人”与“狗”的纠葛也普遍发生着。在我国的现当代文学中,有不少以“狗”写人的作品。本文将以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和鲁迅的《狗的驳诘》为例,旨在分析“狗”的不同形象及其深刻的内涵。

在我国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我们读到的常常是忠诚、感恩、依恋、重情、义气、善解人意的“狗”,但其中也不乏描写“狗性”中的劣根性的作品。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狗与人类关系的密切是其它动物难以相比的。所以说,狗受人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狗也是与人的习性最为接近的动物。因此,在我国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不少以拟喻化方式塑造的“人化”、“神化”的狗,通过寓言化、象征化方式附上了“超现实”意义的狗,显现出狗的“劣根性”,从狗的视角批判人性的恶、揭示现实的黑暗。

一、莫言笔下的“狗”

莫言在《红高粱家族》中花了很大的笔墨来写“狗”,莫言笔下的“狗”从忠诚护主,到后来不断暴露出了它们凶残、暴烈、狡猾的本性,同时,也体现了“狗”的反抗精神。小说的最开始,狗是普通意义上的忠诚的代表。它们看家、护主,并且听人话,它们吃锅巴,喝涮锅水度日。在这里,狗被人类驯化,并为人所用,它们是忠诚、善良、勇敢的象征。

但是,当日本人入侵高密乡,烧杀抢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时,当狗的主人自顾不暇,甚至死于侵略时,狗逐渐恢复原始的兽性,并成为了人的敌人。“月光照着一道道波浪般翻滚的蓝色狗毛,爷爷和父亲都听到了狗嘴的吧咂声和尸体的撕裂声”,狗吃死尸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而后,“我”父亲组织的人狗大战,给狗群带来了惨重的损失,违背了双方原有意愿的战斗方式,“我家的那条红狗对着我父亲恼怒地叫着,好像在谴责父亲他们破坏契约,一是侵入它们的宿营地,二是使用了这种凶狠的、不狗道的新式武器”。父亲他们袭击狗群的行为引起了狗群疯狂的报复,“现在它们都对人——这种直立行走的动物——充满了刻骨的仇恨”。人狗大战,最终以红狗被爷爷打死而告终。

  • 在人与狗的战争中,狗是贪婪与凶残的象征,但同时,狗的身上也充分体现出了反抗精神,“在吞吃它们肉体的同时,它们不仅仅是在满足着饥肠。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它们隐隐约约感觉到,它们是在向人的世界挑战,是对奴役了它们漫长岁月的统治者进行疯狂报复”。狗向人发起攻击,是狗不甘被人欺凌,为了种的生存,而对人进行的报复,体现了“狗”身上的反抗精神。狗的这种反抗行为就像人在受压迫时的姿态,正如高密乡的人们不满于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在“爷爷”余占鳌的率领下,奋起反抗一样。高密乡的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反抗,他们虽然没有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主动意识,但是,他们身上的反抗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在《红高粱家族》中,除了人与狗的斗争外,狗与狗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也不断。比如说,黑狗队里的豁鼻子到绿狗队里偷吃,并咬伤了小白狗。它的这种强盗行径,引起了绿狗队的报复。于是,两个队的战争一触即发。与此同时,“红狗队里的狗趁火打劫,借咬架的机会各报私怨”。这段描写,表现了豁鼻子狗的贪婪、野蛮,以及红狗队的狗的趁火打劫的可耻的行为。再比如说,绿狗队里公狗大胆调戏与红狗关系密切的花脸小母狗,激起了红狗的打压。“绿狗对着红狗叫了一声,好像人类发出的一声冷笑。红狗对着绿狗叫了一声,好像人类对冷笑回报的冷笑。黑狗站在它昔日的两个伙伴之间,和事佬般地叫了一声。”这里描写了狗群因为争风吃醋而发生内讧,可以看出,红狗和绿狗互不相让,蔑视对方,而黑狗一副谄肩摇尾,和事佬的形象。狗与狗之间的最后一次内斗,确立了红狗在狗群中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充分表现出了它的狡诈与残忍。红狗先是示意绿狗趁着黑狗和老相好调情的时机,偷袭黑狗。然后,在黑狗和绿狗两败俱伤的时候,以它惯用的伎俩消灭了它的两个对手。由此,红狗的狡诈与残忍,使它正式确立了自己在狗群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小说中,中国人民的内斗也不断发生。比如,胶高大队为过冬御寒,偷走了余占鳌贮藏的狗皮,而余占鳌利用“绑票”来勒索国共两支队伍的武器。于是,胶高大队利用余占鳌为“我奶奶”戴凤莲出殡的机会对余占鳌的队伍进行伏击。当他们斗得两败俱伤时,又被国民党乘虚而入,全部擒拿。最后三支队伍被日本人包围,于是,他们不得不拿起武器共同突围。还有余占鳌与黑眼、花脖子、冷支队、江小脚等人的明争暗斗,都体现了人性中阴暗的一面,体现了人的虚伪、狡诈与自私自利。

    由此观之,狗与狗的战争、人与人的战争有着惊人的相似。狗与狗的战争是为了争夺最终的领导权,而人与人的战争也是为了争取自身的利益。狗之间的内斗情节与人之间的内斗也大致相同,狗与人都展现出了他们身上贪婪无情、虚伪狡诈的阴暗面。所以,小说中“狗”的意象其实就是一个象征隐喻的系统。以狗与狗的战争象征着当时的人与人的斗争,以“狗”身上表現出来的“劣根性”来象征人身上的“劣根性”,以“狗”身上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来隐喻人的反抗精神。

    二、鲁迅笔下的“狗”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也创造了不少带有象征隐喻的“狗”的意象。其中,既有貌似公正、笑容可掬、独自得了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叭儿狗,又有饿得精瘦的资本家的走狗,还有已经落水、浑身湿透、摇尾乞怜的落水狗。鲁迅把“狗”抽象成一种符号,用以比附某类国民性、某种文化或政治人格,从而表达其文化批判和社会鞭挞旨意,以其《狗的驳诘》为例。

    在《狗的驳诘》中,开篇“我梦见自已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接着“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文中的这条狗,正如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势力狗”一样,它根据人们穿的衣服的好坏,豪华与破旧,来辨别人的地位,然后决定它的吠与不吠。于是,“我”对狗的吠叫“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吠!住口,你这势利的狗!”没想到,狗却发出“嘻嘻”的笑声,并说出“愧不如人”的话来。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