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急流勇退-白居易06集

时间:2012-10-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莫砺锋  阅读:

品味文化艺术:白居易(六)急流勇退

简介:
     白居易与元稹之间那段生死不渝的友情,帮助白居易走过了人生的风雨波折,缓解了他的很多人生痛苦,但是白居易有一个痛苦却一直难以释怀,那就是作为读书人他既想兼济天下做一番事业,可是又不愿意面对官场上的烦恼纷争。同样,这种两难的选择,千百年来也一直困扰着中国古代的读书人,而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出来做官,要么归隐。但是白居易在五十八岁来到洛阳之后,他竟然找到了一条不同于前人的人生之路。这条道路的选择,成功地使白居易在一次血流成河的屠杀中幸免于难;但是白居易也因此引来了后人的种种非议。那么白居易究竟找到了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呢?他的这条道路与前人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人生道路:
出——出仕,即做官
处——隐居

官场的两大坏处:
官场污浊,人格受污染
官场充满风险,说不定什么时候卷进风险里去了(宦海风波)

白居易:忠而见谤

东晋王康琚《反招隐诗》全文

小隐隐陵薮, 大隐隐朝市。
伯夷窜首阳, 老聃伏柱史。
昔在太平时, 亦有巢居子。
今虽盛明世, 能无中林士。
放神青云外, 绝迹穷山裹。
鵾鸡先晨鸣, 哀风迎夜起。
凝霜凋朱颜, 寒泉伤玉趾。
周才信众人, 偏智任诸己。
推分得天和, 矫性失至理。
归来安所期, 与物齐终始。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史记曰:老子,名耳,字聃。列仙传曰:李耳,字伯阳,生於殷时,为周柱下史。又曰:武王平殷,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皇甫谧逸士传曰:巢父,尧时隐人,常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解嘲曰:遭盛明之世。毛苌诗传曰:中林,林中也。班固汉书序曰:山林之士,往而不能反。放神青云外,绝迹穷山里。琴操曰:许由云:吾志在青云,何乃劣劣为九州伍长乎?庄子曰:绝迹易,无行地难。郭象曰:不行则易也。王隐晋书,李重奏曰:陈原绝迹穷山,韫椟道艺。鹍鸡先晨鸣,哀风迎夜起。楚辞曰:鹍鸡嘲哳而悲鸣。崔琦七蠲曰:再奏致哀风。凝霜凋朱颜,寒泉伤玉趾。楚辞曰:漱凝霜之雰雰。又曰:容则秀稚朱颜。毛诗曰:爰有寒泉。左氏传,楚太宰蒍启强谓鲁侯曰: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以出仕为周才,隐居为偏智。傅子曰:君子周才难。论语,子曰:君子求诸己。推分得天和,矫性失至理。刘向列子目录曰:至於力命篇,一推分命。庄子曰: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太平大宗与天和者也。淮南子曰:颜回夭死,季由菹於卫,皆迫性命之情,而不得天和者也。列子,公孙朝曰:矫性命以招名,弗若死矣。又曰:均天下之至理。张湛曰:物事皆均,则理无不至。郭象庄子注曰:至理尽於自得。归来安所期?与物齐终始。庄子有齐物论。又曰: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又曰:游乎万物之所始。孙卿子曰: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

杜甫 
朝月日日典春衣,每次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孔子.

他说:,二十加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不逾矩。 

白居易《自诲》

乐天乐天,来与汝言。汝宜拳拳,终身行焉。物有万类,
锢人如锁。事有万感,爇人如火。万类递来,锁汝形骸。
使汝未老,形枯如柴。万感递至,火汝心怀。使汝未死,
心化为灰。乐天乐天,可不大哀,汝胡不惩往而念来。
人生百岁七十稀,设使与汝七十期。汝今年已四十四,
却后二十六年能几时。汝不思二十五六年来事,
疾速倏忽如一寐。往日来日皆瞥然,胡为自苦于其间。
乐天乐天,可不大哀。而今而后,汝宜饥而食,渴而饮;
昼而兴,夜而寝;无浪喜,无妄忧;病则卧,死则休。
此中是汝家,此中是汝乡,汝何舍此而去,自取其遑遑。
遑遑兮欲安往哉,乐天乐天归去来。

解释:
自诲,意思是自己教导自己,而不是自己后悔做了某事。这是白居易的一首杂言诗。

译文:
白乐天啊白乐天,过来我与你说说。
你应该忠心耿耿,终身地实践它。
世上事物有万类,禁锢人好像枷锁。
遇到事情有万千感慨,把人烧得如烤火。
万种事情先后到来,就锁住了你的身体。
使你还没有到老年,外形干枯得如柴草。
千万种感慨先后到来,就像火一样烧你的心怀。
使得你还没有死,但心已化为灰。
白乐天啊白乐天,这不是你的大悲哀吗?你为什么不丢下往事而展望未来?
人活着到七十就很稀少,假使和汝预期到七十。
你今年已经四十四,今后二十六年还能有几时?
你不想想今后二十五六年的事,过的快得就像睡一觉。
过去的日子和未来的日子都在眼睛一眨之间,为什么为此而苦恼?
白乐天啊白乐天,这不是你的大悲哀吗?
从今往后,你应该饿了就吃,渴了就喝;白天就起床,夜晚就睡觉;
不要有大喜的事,不要胡思乱想;病了就卧床休息,死了就算完了。
这里是你的家,这里是你的故乡,你为什么丢下这里舍离去,自已给自己找麻烦?
遑遑不安啊兮想往哪里去呢,白乐天白乐天你赶紧回来吧! 

     唐文宗李昂,唐穆宗第二子,是中唐时期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唐朝后期,隐患丛生,矛盾激化,特别是宦官掌握了禁军,把持着朝政,不仅朝廷大臣的升降须由宦官首肯,就连皇帝的废立亦由宦竖操纵。自唐宪宗李纯之后,除唐敬宗李湛是以太子身份继承皇位外,其他诸帝无不由宦官拥立。

拥立之外,宦官还操有弑杀之权。唐宪宗是被宦官陈弘志所杀;唐敬宗是被宦官刘克明等所杀。天子式微,阉宦坐大,权倾朝野,实在令人发指。宦官仇士良一生曾弑二主、杀一妃和四位宰相,贪酷暴虐20余年,恩宠不衰,因他有一套驾驭皇帝、篡权自大的方术。会昌三年(843)仇士良告老退休,众宦官以隆重之礼送他还府。他为了表示对众宦的感谢,将自己数十年来专权乱政的经验传授给他的徒子徒孙。他说:“天子不能够让他闲暇起来。若有空闲时间,他一定会阅读古今书籍,会见有知识的大臣,接受大臣们的治国方略。政治经验丰富了,就会深谋远虑,对财宝器玩的爱好也会减弱,游幸声色的兴趣也会降低,而我们的恩遇必然渐薄而权也必然渐轻了。为了你们的前途着想,莫若多方搜寻奇珍异宝,多多豢养猎鹰猎马,每日用击球、打猎、娱声、幸色的办法去蛊惑皇帝,让他在声色娱乐之中,耽侈求靡,沉沦下去。这样他必然厌恶经书中的治国之道,对朝廷内外的大事充耳不闻,朝廷内外的一切大权自然控制在我们宦者手中。这样一来,我们手中的恩泽和权力谁能夺得去呢?”这的确是为宦之道的经验之谈,难怪他二十多年作威作福而恩宠不衰。由此可见,中唐时期,天子只是宦官手中用来争权夺利的玩物,稍不惬意,就可以废旧立新。唐敬宗李湛只做了三年皇帝就被杀掉,唐武宗李炎只做六年皇帝就被废掉。这就是宦官杨复恭狂妄叫嚣“定策国老,天子门生”的缘由了。无怪唐文宗受宦官之辱经常涕泪沾巾,即位之后就采取了一系列振弱图强的措施。


大和二年,唐文宗诏令举行“直言极谏科”的策试,举子刘蕡的《直言极谏策》五千余言,对宦官乱政的中唐政治提出了尖锐的意见。谈到宦官把持朝政的现状时说:“以亵近五六人总天下大政,……群臣莫敢举其状,天子不得制其心。”即是朝廷的一切大权,被五六名宦官把持着,满朝文武和皇帝本人均莫可奈何。刘蕡的对策论及贪官污史时说:“百姓对于官吏,畏之如豺狼,恨之如仇敌。现在国家困穷,黎民流散,盗贼井起,国家已成土崩瓦解之势,危在旦夕。”他提出解决矛盾的对策是“勒令那些游手好闲的懒惰之徒,从事农业种植工作,节省那些不必要花费的钱财,救济社会上的穷困百姓。”刘蕡之言,语语切中时弊,是一篇极有见地的策论。但主考官怕得罪宦官,不敢录取他在朝廷任职;文宗皇帝也不敢出面干预,怕危及自身的安全。


     宦官头目王守澄,从宋申锡事件得出结论,必须严密监视唐文宗,控制他的一言一行,才是自全之策。大和八年(834)秋天,王守澄推荐郑注做御医给文宗治病,又推荐心腹李训给文宗讲说《易经》,二人就成为文宗贴身近侍,文宗举手投足无不在二人的监视之下。文宗却反守为攻,给二人以高官厚禄,使为己用。命郑注为太仆卿,李训为翰林侍讲学士,第二年秋大义提升李训为宰相,命郑注为风翔节度使,让二人内外呼应,严厉打击当权的宦官。先后将杀害宪宗的宦官杨承和、王践言、陈弘志、王守澄等处死,实现了铲除宦官的第一步计划。要想彻底铲除宦官势力,朝廷必须掌握更多的武装力量。于是李训又举荐户部尚书王璠为太原节度使、大理卿郭行余为邠宁节度使,希望两人在赴任之前,协助京兆少尹罗立言、金吾大将军韩约、御史中丞李孝本等,召募吏卒诛火宦官,除恶务尽。
     大和九年(835)10月21日在紫宸殿举行早朝时,金吾大将军韩约奏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宰相李训则提议,天降祥瑞于皇宫,是大唐再兴的吉祥之兆,皇帝应亲往礼拜上天,以求国运。于是文宗皇帝来到含元殿暂驻,命宰相、中书省、门下省官吏先往观看。众吏看后奏称,不似大降的真正甘露。文宗再命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宦官仇士良、鱼志弘等,率领全体宦官前去察看真实,即刻回报,以定行上。仇士良等至左金吾仗院内时,发现韩约惊慌失措,又发现院内埋伏兵卒多人,迅速夺路而逃,使引诱宦官至金吾院一举歼灭的计划遭到失败。宦官逃到含元殿之后,胁迫文宗乘轿入内。李训、韩约等人急忙上殿保驾,发生激斗。金吾卫士及御史台兵卒约500余人上前奋击,杀死宦官数十人。但宦官将李训打伤在地,抬着文宗逃入宣政门,将门紧闭,朝臣惊散,李训逃往终南山佛寺避难。这就是历史上诛灭宦官的“甘露之变”事件。
     宦官胁迫文宗进宫后,当即派遣神策军500人持刀出宫,逢人便杀,死者约六七百人。接着关闭城门大行搜捕,又杀1000多人。参与其事的官吏如李训、王涯、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人,均先后遭到捕杀。甘露事变之际,郑注正率领500兵卒赴长安,中途遇变返归凤翔,亦被监军宦官杀死。这些官吏还遭灭族之祸,株连甚众。甘露之变以后,由于官吏大批遭杀,朝臣空员极多,无人理事。宦官更加专横,皇帝更加受辱,文宗不久即含恨而死。

急流勇退-白居易06集_www.haiyawenxue.com
(唐文宗)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