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思念那片深情的土地

时间:2017-04-10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墨梅幽香  阅读:

梨花飞起正清明,游子寻亲到山岭。日暮皑皑祭祖坟,万株杨柳垂青影。暮春的阳光正照耀在故乡路旁那洁白的树树梨花上,那么雪白、纯洁。日子已到清明节了,为这短暂的三天假里,早已抹上了些沉重的色彩,本应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墓地去祭奠已逝的亲人,默默地思念久别的爹娘,还有我那因公劳累而失去年轻生命的小弟。如今他们早已在故乡那片深情的土地里安息,到了另一个世界。

逝者已逝,给生者留下的只是记忆和怀念的碎片,每当我们在扫墓时,站在密密麻麻的墓冢前,心里的悲伤油然而生,想着爹娘,小弟活着的时候留给我们的那些爱和快乐,那张张慈祥的笑容就会闪现在眼前,父母一生为儿女倾注全部的爱的身影总时时浮现,耳畔似乎想起父母的谆谆教导:“踏踏实实做人,勤勤肯肯做事。”还有父母和小弟那些件件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想他人之所想的事情,都如电影浮现,然后,随着那痛苦的回忆慢慢的远去,我的内心又一次承受的是亲人离去的痛苦、煎熬和遗憾。

清明祭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和美德,入土为安的传统习俗和理念早已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每到清明,我们就要打扫墓前蒿草、扫墓、献花、挂清、烧纸钱等,用这样的方式寄托对已逝亲人的哀思。即使远游在外,不能到坟前,夜晚也会到异乡的十字路口烧纸钱,送去对先人的祝福,这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对逝去的亲人的一种寄托,同时,也企盼: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 每当此时,对失去亲人的那种悲伤和痛苦,都会牵动着我的每一个脆弱的神经,不只是痛,更多的是怀念。

清明,望着地里那片深情的土地,麦苗绿翠清幽,像一块绿毯铺在故乡的那片坡地上。父亲和母亲,还有小弟,他们就埋那块地下。他们都守在蓝天白云下的那块绿色里,坚守着那片碧绿的地界。 每年的这一天,踏上故乡那一片灰黄的沃土,望着挺起腰杆的绿油油的麦苗,似乎看到了父母坚挺的形象和慈祥的面孔,看到弟弟那欢笑,在洁白的梨树下帮父母干农活时,汗流满面的笑颜。 我此时,不忍将脚从麦苗间踩过。这是父母,还有我们姐妹和小弟曾经劳作的土地,黎明而作,傍晚而归,多少汗水洒进了这片土地。忘不了,父母用那双双粗慥的大手,在那片里,种出营养丰富的五谷杂粮养育了我们,我们则从那片深情的土壤中吸取营养快乐成长。

想起假日里,当鸟儿呼唤黎明时,在父母的一阵吆喝,我们便随父母的吆喝声,拿起比自己身体还高出一截的农具,陪父母在那块地里打土块拉、背粪、散粪、锄草或割麦子。开学了,我们便又背上书包在小伙伴的吆喝声中奔向学校。放学了,烈日下,父母还在劳作,我们又拿起锄头,陪伴父母干活。

  • 那时,大哥上大学了,二哥读高中,家里便缺少猎猎的汉子干农活。懵懵懂懂中,家里我和妹妹几个姑娘就一天天陪着爹妈下地干力所能及的活。直到长大,虽然,我们几个女孩子情愿与不情愿,都得自觉得去帮父母在那片地里自觉劳作,往往心中有许多不快或怨言,但都得忍着,因为我们懂得爹妈的不易,也不愿看到白发染鬓的父母还在那片地里辛苦耕耘。

    当我们成家立业,有了孩子时,才感受到父母养活我们兄弟姐妹七个真得太苦了!对父母的愧疚时时的折磨着年轻的灵魂。等我们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想接父母来城里享享清福时,可是,父母先是放不下那片土地的庄稼——麦子和玉米,每次都匆匆来,匆匆回。再后来,他们便双双去世,埋在了那片土地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无法挽回被上帝夺走的这一切时,为有化悲痛为思念,且在心灵深处另辟一空间,那是一个珍藏思念的空间。一个想起就使我心灵隐隐作痛,且泪流满面的空间,一个永远伴随但又无从目睹的空间。

    如今又到一年清明时,虽未能及时赶回家祭祖,但内心是极其期待能跪于父母的坟前,还有矗立在小弟的坟前,为他们的坟添几把新土;奉上一杯酒;一壶茶;几许祭品;几支香;几张“黄钱”来缓解内心思念的疼和愧疚。也祈求身在另一世界的他们,能谅解身处人间的儿孙及姐妹们的艰辛与无奈,即使清明不回,矗立坟前,但总有一天会回去看他们的。

    其实,那片深情的土地,早已注入了我们那浓浓的思念与愧疚的灵魂,早已与那里的泥土、空气,还有蓝天、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