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2014年扬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

时间:2014-04-25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朱民阳  阅读:

  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与中科院、中关村、扬州大学项目化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组织实施100项产业创新链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深入实施“品牌、标准、专利、上市”四大战略,创省级以上品牌20件,启动知识产权强市规划建设,制(修)定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8项以上,争取授权专利1万件,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以上,支持企业进入“新三板”等场外交易市场挂牌。全面提升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水平,加快推进省级科技服务示范区建设。新建产业特色鲜明的科技产业综合体50万平方米,提高综合利用效率。落实好系列人才政策,新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80名、产业急需专业技术人才1000名。

  切实优化投资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优先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农田水利等国家鼓励类项目,扩大现代服务业投资规模,实现工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0%以上。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变化趋势,继续巩固批零住餐等传统消费,稳步推进低碳住宅、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消费,积极扩大节能产品、信息消费等政策鼓励类消费,大力拓展便利服务、文化休闲和具有主题特色的城市综合体等品质消费。畅通商品流通环节,加强产品质量监管,营造安全消费环境。

  3.突出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进一步强化“企业强则扬州强”的意识,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净化发展环境,积蓄发展后劲。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按照“重大产业项目提升年”要求,以提升项目质量效益为核心,以投资规模、高质量就业和税收贡献、投入产出比等为重点,完善重大项目考核办法,强化项目绩效评价,推动项目建设量质并举。试行重大项目容缺受理、模拟审批、形式审查制和审批代办、领办制,进一步畅通审批绿色通道。全年新开工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50个、重大服务业项目40个,其中基本产业项目占70%以上。

  •   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支持企业以改进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智能化装备水平为重点,推进实施“122”技改工程,技改投入增长18%。实施10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双百企业创新发展助推计划”。鼓励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培育一批行业专项领先的中小企业。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6%。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3.5%。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投入,制造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全市贷款总额增幅。鼓励各类创投基金加大对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投资力度,新设科技小贷公司2家、创投基金3个。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继续办好“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积极争办国际会展、大型企业董事会、年会等。扩大开放与合作,新引进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投资项目8个、央企合作项目30个、知名企业研发中心和高校院所创新中心20家。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10%。优化出口结构,外贸出口增长5%。支持企业参与境外项目投资开发,外经营业额增长15%。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推动江都和仪征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扬州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扬州出口加工区争创综合保税区。加快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与上海张江高新区、苏南国家级开发区合作共建。力争实现扬州泰州机场一类口岸开放。推进特色园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快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出台支持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坚持“非禁即入”,努力消除民营资本进入的各种隐性壁垒,制定民营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加大对全民创业特别是初次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制定允许企业以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股权、债权等作价出资的办法。推行轻微违章“首违不罚”和“容期整改”制。设立企业“安静生产日”。切实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年内新增个转企1200家以上。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实际到资530亿元。新增列统企业500家以上。

      4.突出“三农”提升,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致富农民,走城乡互补、工农互惠的发展之路。

      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粮食生产。做好危旧粮仓改造。继续推进6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20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项目建设。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设施农(渔)业各15万亩。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覆盖面40%。推进农业“接二连三”,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农超对接。新培育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0家。新增“三品”认证120个。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土地集中型适度规模经营10万亩、省“五好”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个。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优先,进一步优化城镇规划布局和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加强城乡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保障转换对接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每个县(市)区选择1-2个各具特色的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镇。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加快江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争取扬州和有条件的县(市)区进入省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创新投融资模式,引进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80公里、农村危桥88座。全市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60%。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依靠科技与人才,发挥政策拉动作用,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促进高邮、宝应地区提速提质发展。加快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提档升级集聚发展,继续按重点发展型、优化发展型、控制发展型对集中区进行分类指导,支持高标准厂房和集中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深入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全市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0%以上。严格控制村镇债务。强化交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建成新淮江公路、邮仪公路,加快推进文昌路西延工程,启动环邵伯湖大道规划建设。

      5.突出名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宜创、产业就业置业”城市和“一核多组团”格局,提高组织程度,强化建管质量,全力完成“重大城建项目决战年”各项任务。

      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策应上海自贸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宁镇扬同城化、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构建与长三角核心区优联快通的交通网络。全面完成宁启铁路扬州段复线及电气化改造。推动连淮扬镇铁路开工、扬州高铁站枢纽规划和开工建设扬宿高速,推进京沪高铁宁扬联络线、宁(仪)扬城际轨道、京沪高速扩容和南延、沪陕高速江广段和西北绕城高速公路扩容等前期工作。改扩建扬州港区3号泊位码头,续建江都港区3-5号泊位,建成仪征港区2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建设高邮运东船闸扩容工程。加快实施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推进扬州配电网示范区项目建设。

      进一步做优做美中心城市。加快东部生态科技新城和广陵新城、中部瘦西湖景区和古城、西区新城、南部临港新城板块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全力实施100项重大城庆工程,加快推进交通银行总部第三基地、科技馆等项目建设,建成体育公园体育场。优化古城保护和利用,继续做好南河下民居改客栈工作。推进瘦西湖水系沟通和瘦西湖路景观提升,完成“双峰云栈”复建和旅游服务中心改建。打造“双宁”文化核心区,推动“双东”历史街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七河八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决议,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落实好“四控一禁”。全面建成瘦西湖隧道、西部客运枢纽,加快推进新万福路建设,抓紧启动金湾路、邗江路南延、江都路北延等重点项目,超前谋划城市快速环路建设。实施“五路一环一河”、城区高速道口等重要路段的环境改造和区域的景观美化。进一步提升房地产项目的功能和品质。

      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数字化城管向县市延伸,完成江都数字化城管区级平台建设,年内实现市区全覆盖。继续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新一轮“三拆三整治”。新建垃圾中转站2座、新(改)建公共厕所99座。提高环卫作业市场化、机械化水平,“五路一边”环卫机械化作业率达100%,其他道路机械化作业率40%以上。优化城市核心区交通网络,继续推进文昌阁地区中环疏解工程。提高交通组织管理能力,市区道路、桥梁等城建项目100%开展交通影响评估,切实降低项目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haiyawenxue

      6.突出生态文明,努力打造秀美扬州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大力实施“绿杨城郭”、“碧水蓝天”工程,让生态宜居成为扬州第一资源、第一品牌。

      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更高标准编制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严格实施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建立健全区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循环经济工作推进体系。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生态环保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土地优供、限供和不供的差别化供应机制,盘活存量土地,确保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土壤质量的改善保护。

      抓好水环境和大气治理。治城先治水。大力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启动市区“清水活水”三年综合整治工程,今年先期实施市区新城河等5条河道整治。加快古运河和小秦淮河环境提升、城市西部调水引流工程,年内实现城区主干河道活水全覆盖。做好新建住宅小区雨污分流配套工程。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市农村河塘整治,全年轮浚县乡骨干河道230条、村庄河塘6000条(面)。全面落实河道管理“河长制”。继续实施汤汪、六圩污水处理厂管网完善工程,铺设改造管道25公里以上。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地水环境整治和监测,保障供水安全。加大对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施工扬尘、餐饮油烟整治力度,按照省核定指标淘汰老旧机动车,市区淘汰燃煤锅炉80台(套),实现市区建筑工地防尘管理措施全覆盖。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统计体系。做好省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

      积极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以“生态中心、生态廊道、生态家园、生态产业”四项工程和高邮清水潭、宝应运西、仪征枣林湾等10大生态中心建设为重点,全年造林3.5万亩,新建省级绿化示范村80个。市区新增绿地1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巩固“美好城乡”建设成果,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完成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4万座。完善城乡垃圾处理体系,建成市区建筑垃圾处理厂,完成赵庄垃圾卫生填埋场增容,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扩大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覆盖面。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开展节能低碳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要环节的节能减排监测管理。加快推进热电企业脱硫、脱硝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业集中区特色发展绿色发展,提升扬州环保科技产业园建设水平,扶持培育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等产业。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用能设备终端能效。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节能机制。市级生态工业集中区占工业集中区比重达到10%。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20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20个。

      7.突出共建共享,不断深化民生幸福工程

      坚持既发展为民又发展靠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让群众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有盼头,一年更比一年好。

      切实推进居民增收。落实鼓励扶持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新增残疾人就业1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4万人。扬州籍高校毕业生推荐就业率100%。全年组织创业培训4000人,建立创业孵化基地10个。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中等职业教育实施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率达到65%以上,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2.25万人,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发挥建筑业富民的带动作用,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全年总产值增长12%。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探索农村房屋、林地等资源转变为资本的办法,努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经营性收入。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抓好社保扩面征缴工作,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均稳定在98%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加快社会保险市级统筹,推进社会保险“一卡通”。提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质态,并启动第二批建设。健全和完善城乡救助体系,设立困境儿童就学专项救助基金,继续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年内70%以上农村低收入农户实现脱贫。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实施区域供水进村入户管网改造工程,改造供水支管网555.3公里。启动新一轮农贸市场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提升12个、新(迁)建3个。继续实施经济适用房货币化补贴、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保障房源社会化收储等改革。全市住房公积金扩面6万人以上。不断提高住宅物业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水平。市区整治改造老小区55万平方米、公房解危4.5万平方米、“城中村”15个,启动实施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城市积水点18处。新辟调整公交线路12条,续建和新建市区公交场(站)5座。开通城市旅游公交专线,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推进市区校车公交化。新建蔬菜生产基地2000亩、农产品产地准出检测监控点20个。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探索文博场馆建设运营管理新机制,新(迁)建扬州八怪纪念馆、郑板桥纪念馆等。推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力参与并推动大运河成功申遗。开展“百场公益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动。优化市区幼儿园、中小学规划布局,新创省优质园5所、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60所。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异地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以开放大学为平台整合市直行业培训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开展健康促进“十大主题”行动。完善城乡医疗急救体系,新建市区急救点3个,推进苏北医院急诊中心建设。完成新农合市级信息化业务平台建设并与省级平台联通。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办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重点赛事。

    haiyawenxue

      8.突出安定和谐,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

      推进以维护群众利益、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活力为重点的社会治理体制建设,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扬州。

      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制。深化推进“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启动“政社互动”试点工作。解决市区全部社区服务用房。实现社区服务中心达标全覆盖。加强中介市场、新型社会组织培育。发挥市公益创投中心作用,入驻孵化社会组织35家。推动社会组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的能力。推动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

      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关注网络民意,引导群众理性、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健全联合接访机制,坚持领导接访下访,建立网上受理信访制度,集中化解信访积案。打造方便快捷的行政复议申请统一受理平台,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健全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解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贯彻“六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名城建设。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工作,放大“扬州好人”、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素质。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消防、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安全工作,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依法管理信息网络,建好网络社会综合防控网。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七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   9.突出转变职能,建设高效清廉政府

      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强大动力,以政府服务国际化和行政行为法治化为着力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群众路线、问题导向,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提高政府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来扬旅游者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赢口碑,不断强化政府部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服务的责任意识。制定部门个性化考核办法,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实施好“减章、减时、减负、提效”行动,建立完善否决报告、首接负责和限时办结等制度,有效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建设法治政府。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意见。切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严格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论证、群众参与制度。制定并实施与市政协协商年度工作计划。坚持依法行政,推行行政执法公开、告知、听证、说明理由等制度,切实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

      建设阳光政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办好市长信箱、“寄语市长”栏目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广泛推行“三直接”工作,遴选出群众最关心的新十大环节,制定出台操作规范。强化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廉政监察,严格实行重要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三公开三报告”制度,将电视直播单位拓展到承担民生幸福工程和服务企业职能的所有部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运转性支出统一削减5%,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上。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经济可持续发展倒逼体制机制的创新,以生态文明建设倒逼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居民收入增加倒逼经济更有质量效益的增长,以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倒逼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推进跨江融合发展、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