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崖学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小镇上海人

时间:2018-04-08    来源:www.haiyawenxue.com    作者:张伟怡  阅读:

阿拉是1960年戴顶右派帽子来到小镇的。他的祖父年轻时从小镇到上海滩讨生活,孙子阿拉从上海回老家改造,岁月又一个轮回。

那时的阿拉三十出头,细皮嫩肉,高个子,留着背头,穿身细格子培罗蒙西装,三接头皮鞋,虽然神态沉郁,但时尚衣着在小镇上很抢眼。小镇人听他一口“阿拉”长“阿拉”短的招牌话,日后便以“阿拉”称呼他。

居委会分配阿拉做活儿曾犯过难。阿拉打扫厕所,担着半桶水走一步晃三晃,裤子湿半截儿;做扫街的活儿,划拉半人多高的竹柄扫帚像画花;当茶馆伙计,铜水壶续水颤悠悠常烫伤茶客手脚。茶馆主任老根不看阿拉笑话,念着上辈与阿拉家的交情,安排他做收钱算账的活儿。茶客们嚼山海经,扯到袁世凯当了几天皇帝,慈禧的墓被谁挖开,每每争执不下,阿拉咕哝一声就见分晓。阿拉的住屋放一只“三五”牌台钟,除了“当当当”的报时声,还传出梅雨般缠绵的小提琴曲。阿拉纤长的手指在“百灵”牌小提琴弦上跳跃的姿势以及眼角渐渐流出的眼泪,引来许多人看稀奇。阿拉的才情让系着黑围裙、蓬着一头乱发的老根和伙计们很长面子,他们说:那个上海人啊,文绉绉像个说书先生!

茶客们带些鲜活鱼虾蟹鳖到镇上卖,换几个茶钱。阿拉近水楼台先得月,隔三差五买来饱口福。阿拉会耐着性子,将十月蟹蒸熟后剔出蟹肉,拌豆腐裹馄饨吃。热汤中捞起的馄饨透出白生生蟹肉馅,清汤上飘着白花花的猪板油、生青碧绿的蒜花,香气扑鼻,鲜美无比。阿拉一个月28元工资,吃喝加两天一包前门烟,前吃后空,到处借款赊账。有一次,阿拉几天没到茶馆来,狐疑的老根寻上门去看究竟,只见阿拉有气无力躺在床上。追问之下才知道,阿拉因手头短缺,又借不到钱,已断顿好几天。老根跺脚骂道:你个馋鬼!贪吃图快活,过个有袜筒没底的烂日子。

阿拉肺不好,时不时气急咳嗽,黄梅阴雨天发病频繁,难为茶馆几个老伙计,轮流着端热汤热水,还寻来秘方,借着热炉灶,熬胎盘汤给阿拉补身子。镇上人家日子紧巴,但有红白喜事,总会让小孩子去叫阿拉吃一杯酒;四时六节,谁家包了粽子,蒸了黄松糕,腌了咸蛋、雪里蕻,也会让小孩子送一点,给阿拉尝尝。小镇人知道阿拉与妻子断了关系,病病歪歪一人生活,不容易!

  • 总有十个寒暑吧,镇上有过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阿拉曾剃着阴阳头,颈项上挂着小学校课堂黑板,踉跄着步子游街,接受批斗,苍白的脸上淌着绿豆般的汗珠。茶馆老根不住叹气,寻个生“痨”病的借口,把阿拉保护起来。在小镇人排演京剧《沙家浜》时,阿拉去教戏,吴传魁、刁德一、阿庆嫂的唱词,连五音不全的老根也能哼哼几句。阿拉培羅蒙西装已穿得皱巴巴,沾着茶垢脏兮兮,清瘦的脸上胡子拉碴,但阿拉腹中纵贯古今的故事,带给夏夜纳凉的孩子们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

    上世纪80年代初,阿拉被一辆轿车接回上海。后来,小镇人开始办乡镇企业,镇服装厂从为上海厂子贴牌加工到自主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圈内人士讲,这得益于上海一位服装名师的关照,那人曾下放到过小镇,茶馆老根和左邻右舍给过他很多恩惠。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深度阅读
      名家散文  爱情散文  散文诗  抒情叙事